您好,欢迎访问北京理工大学机构知识库!
所在位置: 首页 - 院系导航 - 机械与车辆学院
相关导航
按重要数据库分组
  • 任何
  • 2987 SCIE
  • 75 SSCI
  • 7805 EI工程索引(美)
  • 3226 CA化学文摘(美)
  • 3267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 更多
按语种分组
  • 任何
  • 13458 中文
  • 10179 外文
按类型分组
  • 任何
  • 15432 期刊
  • 3211 学位论文
  • 3602 会议论文
  • 更多
年代
  • 任何
  • 4 2025
  • 1829 2024
  • 2461 2023
  • 2377 2022
  • 1036 2021
  • 631 2020
  • 692 2019
  • 832 2018
  • 843 2017
  • 1354 2016
  • 1214 2015
  • 1328 2014
  • 802 2013
  • 827 2012
  • 1027 2011
  • 954 2010
  • 4819 2000-2009
  • 133 1990-1999
  • 2 1989以前
优秀人才
  • 任何
  • 676 学术称号
    • 292 工程院院士
    • 431 973首席科学家
    • 527 长江学者
    • 327 杰出青年基金学者
  • 35 学术职务
    • 31 理事长
    • 7 副理事长
  • 101 行政职务
    • 28 其他
    • 68 校长
    • 10 院长
    • 21 副院长
按来源刊物分组
  • 任何
  • 748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 735 Beijing Lig…
  • 551 博士
  • 326 Journal of …
  • 更多
基金
  • 任何
    • 2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
      • 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
      • 218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04 省市基金项目
      • 1 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
      • 1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
      • 1 江西省教育厅基金
      • 2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
      • 4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
      • 2 重庆市重点自然科学…
      • 1 浙江省教委科研基金
      • 1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吉林省教育厅基金
      • 26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 28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
      • 1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 2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
      • 1 吉林省科技厅项目
      • 14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3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 2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 18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 6 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
      • 2 山东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 1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
      • 1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
      • 2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 9 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
      • 2 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
      • 3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
      • 3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
      • 1 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
      • 1 湖北省教育厅自然科…
      • 2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 3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
      • 9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江苏省“青蓝工程”…
      • 2 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
      • 1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
      • 15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
      • 1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
      • 5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
      • 3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
      • 4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
      • 1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
      • 2 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
      • 1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
      • 3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2 北京市科委基金
      • 1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
      • 1 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
      • 2 山东省教育厅基金
      • 2 北京市科委科研项目
      • 4 河南省科技攻关基金
      • 4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 4 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
      • 13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4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
      • 6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 3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7 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
      • 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2 吉林省科技发展基金
      • 1 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
      • 4 北京市优秀人才基金
      • 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 2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 1 山西省科技攻关基金
      • 1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
      • 1 北京市教委基金
      • 1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
      • 1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
      • 7 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
      • 5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基金
      • 2 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
      • 1 广西教育厅科研基金
      • 1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
      • 1 四川省教育厅基金
      ... 隐藏
    • 322 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 2 国家“十五”科技攻…
      • 117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
      • 1 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
      • 8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
      • 3 国家“十五”重大科…
      • 3 “十二五”农村领域…
      • 16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 “十一五”科技支撑…
      • 1 国家“十五”重点科…
      • 65 国家科技部博士后基金
      ... 隐藏
    • 201 国家教育部基金
      • 1 教育部创新团队基金
      • 1 霍英东教育基金
      • 1 教育部新教师基金
      •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 1 教育部博士基金
      • 2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
      • 1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
      • 1 教育部重点基金
      • 2 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
      • 4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
      • 2 教育部科技创新工程…
      • 1 教育部春晖计划
      • 2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
      • 3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
      • 119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
      • 3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 隐藏
    • 162 国防部国防科技基金项目
      • 13 中国国防科技预研项目
      • 1 国防科技基础研究基金
      • 3 国防科技应用基础研…
      • 23 国防预研究基金
      • 12 国防科工委预研基金
      • 30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73 国防基础科研基金
      • 1 国防科工委基金
      • 6 国防基础研究基金
      ... 隐藏
  • 更多
学院简介:成果数量:23637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是国内知名的机械类专业学院,综合实力处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院以来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学院下设车辆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制造工程系、交通工程系、机电科学基础部、工程训练中心、学科基础实验中心、学院办公室等单位。学院现... [详细]

本院科研趋势: 发文数量 期刊收录
条数据
导出

作者: Zhao, Yanjie1; Jin, Hui1; Li, Haotian11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出处: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24 P1-15

作者: Leng, Jianghao1; Sun, Chao2; Wang, Bo3; Lan, Yungang4; Huang, Zhishuai2; Zhou, Qinyan2; Liu, Jiahao2; Li, Jiajun3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2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Electric Vehicle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3Shenzhen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China;4Shenzhen Boundless Sensor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China)

出处: IEEE Sensors Journal 2024 P1-1

作者: Li, Xinyu1; He, Hongwen1; Wu, Jingda2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2Department of Aeronautical and Aviation Engineering,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China)

出处: 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 2024 P1-1

作者: Sun, Wenjing1; Zou, Yuan1; Guan, Nan2; Zhang, Xudong1; Fan, Jie1; Meng, Yihao11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Electric Vehicles,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Electric Vehicles in 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2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出处: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24 P1-11

作者: Hu, Chuan1; Taghavifar, Hamid2; Liao, Xin3; Na, Jing4; Zhang, Yu5; Qin, Yechen5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2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Industria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 Concordia University, Montreal, QC, Canada;3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China;4Faculty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China;5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出处: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24 P1-12

作者: Hua, Haochen1; Zhai, Jiaxiang1; Chen, Xingying1; Wang, Bo1; Yu, Kun1; Qin, Yuchao2; Shen, Jun3; Ding, Yi4; He, Dawei51College of Energy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98, China;2Department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Theoretical Physic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ambridge; CB3 0WA, United Kingdom;3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1, China;4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27, China;5Sichuan Energy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Tsinghua University,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213, China)

出处: Zhongguo Dianji Gongcheng Xuebao/Proceeding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24 Vol.44 No.12 P4652-4665

作者: Xia, Cao1; Zhang, Wei1; Lang, Jiahao1; Chen, Jiayang2; Zhao, Zhujie1; Zhang, Lijia1; Song, Jie3; Xia, Yuanlin1; He, Liang1; Wang, Dong F.4; Wang, Zhuqing1, 5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Sichuan, Chengdu; 610065, China;2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3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Jiangsu, Zhenjiang; 212013, China;4Micro Engineering and Micro Systems Laboratory (JML),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 Jilin University, Jilin, Changchun; 130025, China;5Med + X Center for Manufacturing,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Sichuan, Chengdu; 610041, China)

出处: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24

作者: Wu, Lingchuan1; Shi, Huifang1; Qiu, Feng1, 2; Shi, Yiguan1, 21Auto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South Industries Group Corporation, Mianyang; 621000, China;2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出处: Dianzi Keji Daxue Xuebao/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24 Vol.53 No.3 P424-430

作者: Li, Xuetao1; Zhang, Yuxia1; Osborne, Cailean2; Zhou, Minghui3; Jin, Zhi3; Liu, Hui11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2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Oxford, Oxford, United Kingdom;3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出处: arXiv 2024

作者: Liu, Shaoli1, 2; Qi, Huizhi1, 3; Du, Haohao1; Deng, Chao4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81, China;2Tangshan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3Shanghai Spaceflight Precision Machinery Institute, Shanghai; 201600, China;4The 29t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Sichuan, Chengdu; 610036, China)

出处: Beijing Ligong Daxue Xuebao/Transaction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24 Vol.44 No.6 P625-634

机械与车辆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是国内知名的机械类专业学院,综合实力处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院以来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学院下设车辆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制造工程系、交通工程系、机电科学基础部、工程训练中心、学科基础实验中心、学院办公室等单位。学院现有教职工314人,其中教授61人,副教授及副高职称人员124人,学院在校学生约3712人。

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拥有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精密与微纳制造等4个国防特色学科,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光机电微纳制造1个北京市交叉。拥有装甲车辆工程(原地面武器机动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原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等3个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装甲车辆工程(原地面武器机动工程)1个国防重点本科专业,工业工程1各国防紧缺本科专业。学院下设4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7个本科专业,4个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授予领域,1个高职专业。学院承担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和国防关键技术攻关、国防预先研究和应用研究、国防军品型号研制和科技奥运等项目,年均到校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与国内各大汽车企业及国外部分著名汽车公司建立了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近年来学院获国家科技奖励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学院实验室面积约4万平方米,设备总资产约4.5亿元,建有坦克传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清洁车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军用车辆动力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技术精密微细结构加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无人车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

学院在车辆总体、车辆传动、车辆电子、车辆悬架、新概念车辆、车辆结构强度与振动噪声、大功率柴油机总体技术、发动机燃烧与排放、发动机增压、先进加工、微小型制造、数字化制造、工业工程、激光微纳制造、检测与控制、机电系统与装备、交通规划与控制等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车辆传动及新概念车辆等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机械与车辆学院将紧紧围绕学校建设“国际一流理工大学”的目标,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建院,为将学院率先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