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理工大学机构知识库!
所在位置: 首页 - 院系导航 - 宇航学院
相关导航
按重要数据库分组
  • 任何
  • 1031 SCIE
  • 1 SSCI
  • 2996 EI工程索引(美)
  • 1146 CA化学文摘(美)
  • 1536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 更多
按语种分组
  • 任何
  • 4870 中文
  • 3948 外文
按类型分组
  • 任何
  • 6021 期刊
  • 2018 会议论文
  • 707 学位论文
  • 更多
年代
  • 任何
  • 3 2025
  • 629 2024
  • 913 2023
  • 1005 2022
  • 627 2021
  • 480 2020
  • 394 2019
  • 385 2018
  • 401 2017
  • 692 2016
  • 752 2015
  • 629 2014
  • 490 2013
  • 430 2012
  • 448 2011
  • 338 2010
  • 150 2000-2009
  • 4 1990-1999
  • 2 1989以前
优秀人才
  • 任何
  • 240 学术称号
    • 147 973首席科学家
    • 14 长江学者
    • 107 杰出青年基金学者
  • 18 学术职务
    • 18 理事长
  • 210 行政职务
    • 16 其他
    • 61 院长
    • 135 副院长
按来源刊物分组
  • 任何
  • 184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 175 宇航学报
  • 174 Beijing Lig…
  • 162 兵工学报
  • 更多
基金
  • 任何
    • 12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
      • 6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
      • 12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30 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 14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
      • 4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
      • 1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54 国家科技部博士后基金
    • 68 省市基金项目
      • 5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 6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3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 4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 1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
      • 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
      • 1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
      • 2 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
      • 2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
      • 1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
      • 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
      • 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
      • 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河南省科技攻关基金
      • 4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 17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2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 1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
      • 1 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
      ... 隐藏
    • 64 国家教育部基金
      • 1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
      • 1 教育部留学基金
      • 1 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人…
      • 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 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
      • 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
      • 1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
      • 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
      • 4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
      • 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 隐藏
    • 50 其他基金项目
      • 29 北京理工大学基础研…
      • 21 北京理工大学优秀青…
  • 更多
学院简介:成果数量:8818

根据学校“强地、扬信、拓天”的发展战略,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于2008年12月30日正式组建。学院主要由具有悠久历史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力学两个学科组成,航空宇航学科始建于 1957年,最初由火箭弹设计、推进剂及火工和制导专业组成。随后经过发展和调整,于1961年成立新的第一机械系,即飞行... [详细]

本院科研趋势: 发文数量 期刊收录
条数据
导出

作者: 倪书豪 (导师:杜小菁)

学位名称: 硕士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2014

关键词: MEMS传感器;传感器建模;模糊逻辑;组合算法

摘要: 基于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技术的导航系统是目前导航系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本文主要内容为无人机姿态航向参考系统的算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本文对无人机的发展现状、MEMS传感器的发展状况以及基于MEMS传感器的姿态航向参考 ...

作者: 孟林智 (导师:崔平远)

学位名称: 硕士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2014

关键词: 小天体探测;渐远点;高速飞越;成像方法

摘要: 小天体(小行星和彗星等)探测是深空探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近30年来小天体探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NASA,ESA和日本空间局等宇航机构相继发射了一系列的小天体探测器,极大的推动了小天体科学的发展。近距离飞越探测小行星可获得高分辨率图像,分辨小行星的土壤、表面撞击坑数量和历史。本文在总结国外小天体任 ...

作者: 王博甲 (导师:贺媛媛)

学位名称: 硕士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2014

关键词: 变形飞行器;参数化建模;变量筛选;代理模型;气动特性;优化

摘要: 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各国对飞行器的执行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飞行器的气动布局无法满足多任务段对飞行器气动性能的要求,而变形飞行器可以在每一个任务段均达到最优气动性能,极大地提高了飞行器的气动效率。由于变形飞行器的飞行工况较多,需要对不同任务段的气动特性进行预测,因此,在变形飞行器气动布局的设 ...

作者: 刘伯伟 (导师:姜毅)

学位名称: 博士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2014

关键词: 燃气-蒸汽式弹射;燃气射流;多相流;汽化效应;颗粒运动;复燃

摘要: 燃气-蒸汽式弹射方式以其结构简单、温度适中、压力输出平稳、输出能量可调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陆基及潜射战略导弹的发射系统中,深入研究燃气?蒸汽式弹射装置内流场的发展对弹射装置的设计、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自主设计的集中注水式弹射装置为背景,通过数值仿真与试验两种方法对燃气?蒸汽式弹射过程进行 ...

作者: 赵刚练 (导师:姜毅)

学位名称: 博士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2014

关键词: 空间平台发射;刚柔耦合动力学;导轨间隙;冲击缓冲;射序;发射间隔

摘要: 卫星侦察和卫星导航在现代战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突发事件时保证卫星的安全并能够实现对危险目标的防御和攻击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空间平台发射有效载荷是进行太空防御和攻击的首要问题,若发射初始扰动过大不仅会造成发射失败,甚至可能导致空间平台失控。空间平台主要指空间站、航天飞机、航天器等能够完成试验、观测 ...

作者: 赵洋 (导师:刘向阳)

学位名称: 硕士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2014

关键词: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微推力;测试系统;脉冲电流;LabVIEW

摘要: 近些年来,伴随着微小卫星的迅猛发展,微小卫星动力系统也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以便能够与整个卫星系统相适应。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为微小卫星执行轨道转移、位置保持、编队飞行以及姿态控制等任务提供了推力精确的微推力系统。在对其产生的微推力进行精确测量时,因存在着推力范围小、作用时间短以及外界干扰影响等诸多问 ...

作者: 李永江 (导师:李世鹏)

学位名称: 硕士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2014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姿控系统;数值模拟;冷流模拟

摘要: 推力矢量控制技术与飞行器的发展紧密相关,是飞行器动力的核心和关键技术之一,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采用射流控制推力矢量技术实现固体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技术方案,其作用机理十分复杂。本文以二元姿控喷管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计算和冷流实验两种手段对其工作特性进行了研究。全文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

作者: 冯晓彬 (导师:郭百巍)

学位名称: 硕士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2014

关键词: 旋转导弹;控制系统;稳定性;仿真

摘要: 小型导弹的弹体旋转可以改善发动机推力偏心、气动不对称、结构不对称等因素的不利影响,然而,也会导致在飞行过程中的马格努斯效应、陀螺效应等,同时,控制系统的滞后会导致俯仰通道和偏航通道间的交联,引起弹体的振荡,甚至出现动态失稳现象。为抑制弹体振荡对导弹稳定飞行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一种应用MEMS器件实现角 ...

作者: 刘芃 (导师:胡更开)

学位名称: 硕士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2014

关键词: 天线反射面;蜂窝夹层结构;多目标优化;热变形分析

摘要: 天线是航天器与地面、航天器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重要工具。航天器在轨运行期间,受轨道、航天器姿态、安装位置的影响,天线的外热流在不断的、剧烈的变化,因此会导致在天线上产生大范围的冷热交变温度,以及较大的温度梯度,这必然会引起天线结构的热变形。而随着使用指标的提高,天线的精度要求也随之提高,同时对天线自身 ...

作者: 刘思栋 (导师:刘永善)

学位名称: 硕士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2014

关键词: 末修迫弹;动态特性;末段修正;数学仿真;半实物仿真

摘要: 发展低成本的末修迫弹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末修迫弹为研究对象,通过脉冲发动机的脉冲作用力实现末段弹道修正,以此提高命中精度。围绕末修迫弹研制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对其无控弹道散布模型、有控迫弹的动态特性、弹道末段控制方案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首先,建立了无控迫弹的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模 ...

宇航学院简介



根据学校“强地、扬信、拓天”的发展战略,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于2008年12月30日正式组建。学院主要由具有悠久历史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力学两个学科组成,航空宇航学科始建于 1957年,最初由火箭弹设计、推进剂及火工和制导专业组成。随后经过发展和调整,于1961年成立新的第一机械系,即飞行器工程系的前身(简称一系),当时设有总体设计专业、制造专业、发射装置与地面设备专业、发动机设计等专业;力学学科始建于1952年成立的材料力学教研室,1977年开始工程力学专业建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院为我国航空航天、国防科技和力学等领域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专业人才。目前下设飞行器工程、飞行器控制、发射与推进工程和力学四个系,及深空探测技术、分布式航天器系统技术、大型空间结构动力学与控制和无人飞行器自主控制四个研究所。开设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武器系统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工程力学六个本科专业。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院士为学院名誉院长。
学院现有教职工137人,其中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35人。学院有2个国家级课外大学生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室,2个北京市实验示范教学中心,1个国防科工委研究生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师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学院负责建设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第6,力学学科排名第9。学院负责“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力学学科),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航空宇航学科与技术学科),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511”人才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名。学院教师近些年来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目前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1项,973项目2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5亿元。
宇航学院将在保持现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向航天科技领域拓展,逐渐使宇航学院成为学校在航天飞行器总体技术科研与教学的主力军和面向航天科技工业服务的主窗口和合作的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