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宝平,姜春兰,洪兵,刘长林,鲁春 (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1期 P26-33
关键词: 爆轰波;马赫杆;冲击波斜反射
摘要: 采用脉冲X射线照相、高速扫描照相、压阻测压及电探针测时等技术对B炸药-铜板系统中爆轰波斜反射现象进行了系统观测.确认在入射角φ_0=65°时的确发生了非正规斜反射(马赫反射)现象.但压阻测压表明,此时的压力却比理想爆轰理论的预告值低约30%.这与Los Alamos实验室学者们获得的结果极为相似.结 ...
作者: 杨红云,向茂楠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1期 P71-77
关键词: 言语分析;言语合成/言语码;线性预测编码;线谱对
摘要: 通过对线谱对(LSP)在语音分析和合成中的计算机模拟实验,证明了LSP参数是频域内的参数,可以直接跟踪共振峰,进行基音提取和清/浊音判断;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内插特性和量化特性.利用频谱性质,提出了用双向比较求取LSP参数的方法,能有效地简化求解运算。与PARCOR参数相比,要得到同等音质的语音,用L ...
作者: 曾志华,章一鸣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1期 P92-99
关键词: 车悬挂装置;减振器;最佳控制系统/半主动悬挂系统;阻尼最优控制律;三级可调阻尼减振器
摘要: 应用最优算法得出了车辆半主动悬挂统计意义上的阻尼最优控制律,并提出了根据车体响应加速度范围进行三级阻尼最优控制的策略:这三级阻尼分别满足车辆的最优行驶平顺性、最优综合行驶性能和最优操纵稳定性。设计并研制了一套单轮车辆半主动悬挂阻尼的三级最优控制系统。两自由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对模型的振动加速 ...
作者: 丁刚毅,王廷增,徐更光 (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2期 P25-29
关键词: 数值模拟/高分辨率格式;冲击波;人工粘性
摘要: 研究了双曲型方程高分辨格式的完全守恒型形式,对一维双曲型拉氏程序SIN作了较大的改进,初步实现了高分辨方法在爆轰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尤其是对凝聚炸药的数值计算.算例表明:改进的格式具有激波过渡区窄,过跳与低亏小的优点.这将有助于实现爆轰反应区机理的数值模拟。
作者: 王宝兴,龚少华 (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2期 P39-44
关键词: 炮弹引信;仿真/雨滴;引信防雨机构;早炸
摘要: 研究了弹头引信在弹道上由于碰雨而使弹丸早炸的问题,以及雨滴、雨场与形状各异的防雨机构(或引信头部)作高速碰撞的问题.对弹体出膛后引信的碰雨情况、雨滴与引信头部的碰撞机理和作用过程等作了论述。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高速碰撞雨滴和低速碰撞雨滴的飞散情况是一致的。
作者: 葛伟亮,秦义忠,叶素军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4期 P85-93
关键词: 带通滤波器;数-模转换器/单片机;可编程带通滤波器
摘要: 介绍一种新型的数字式可编程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是由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串联组成的RC有源滤波器.传统的RC有源滤波器不能用数字量来控制截止频率,采用数/模转换器代替可调电阻,实现用数字量改变电阻值,从而达到改变截止频率的目的.该滤波器可与MCS-51单片微机直接接口.在所研制的智能化仪器中使用,获 ...
作者: 高梅国,毛二可,韩月秋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3期 P95-99
关键词: 信号处理;雷达;微处理器/芯片处理器
摘要: 对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C25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结构问题,如输入输出、串并行结构等作了详细的论述,并以可编程信号处理器为例说明一种优越的并行主从处理结构的优越性。
作者: 王沙飞,韩月秋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3期 P56-61
关键词: 雷达;信号处理;自适应滤波/杂波抑制;最小均方误差算法;改进的最小均方误差算法
摘要: 探讨了自适应抑制雷达杂波的实时信号处理问题,分析了在最小均方准则下的LMS,MLMS算法,进行了系统性能模拟.并研制了一种用DSP的自适应MTI系统,该系统对杂波环境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对地杂波及运动杂波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在雷达实测中,改善因子大于20dB。
作者: 赵强福,柯有安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3期 P62-67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离分辨率雷达/逆合成孔径;相位补偿;幅度谱成像;小角度成像;优化成像
摘要: 对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中的相位补偿和小角度成像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可望完全避免相位补偿的新方法——幅度谱成像法,并在理论上证明了其可行性.同时提出了用凸集合投影算法得到方位向超分辨的方法,并通过微波暗室实验证实了其有效性。
作者: 杨道明,于捷,李紫桐,段祝平 (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出处: 兵工学报 1992 第3期 P65-73
关键词: HOPKINSON拉杆装置;动态拉伸性能;损伤演化;高应变率
摘要: 用Hopkinson拉杆装置系统地研究了高应变率下三种钢材(D60、58SiMn和45钢)的动态拉伸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种材料的动态屈服应力和延伸率比各自的静拉伸值均有提高,但它们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各不相同。此外,利用剖面法和金相分析对损伤演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已保存题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