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曾禹村,郑蕾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3期 P81-85
关键词: 图像识别;特征抽取;矩/照度不变性
摘要: 在运动目标识别中,需要提取与目标远近、方位,照度、投影等变化不敏感的特征量。不变矩组对于目标平移、旋转和尺度变化不敏感,因此可以用不变矩组外加一些辅助特征来进行运动目标识别.本文研究了数字图像目标的不变矩组特征量经适当修改后,可以使其对目标平移、旋转和环境中的光照强度不敏感.这是对矩不变理论在模式识 ...
作者: 任世宏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3期 P91-94
关键词: 实时;图像处理/匹配
摘要: 在图像制导末段应用图像相关匹配技术,可以起到稳定瞄准点的作用.用软件实现实时相关匹配具有灵活、可靠的特点.可根据目标及背景的不同置入不同的相关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匹配性能.本文利用1K参考图像,4K搜索图像,通过采取优化搜索路径等措施,用TMS320C25高速处理芯片实现了SSDA算法,在40ms内能 ...
作者: 凌静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4期 P65-70
关键词: 结构强度;疲劳寿命;疲劳试验/寿命估算
摘要: 概述了局部应力应变法的原理和现有的各种理论,试验测定了40CrNiMoA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应变寿命曲线,并做了随机载荷作用下缺口试件的疲劳试验.用上述各种理论估算了缺口试件的疲劳寿命,并与试验结果作了比较分析。
作者: 范宁军,马宝华 (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2期 P45-51
关键词: 引信;保险与解除保险装置;数学方法;最优控制/目标信息;弹道安全性;设计思想
摘要: 在对现行引信安全系统设计思想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现代武器弹药发展的需要,提出并定义了引信目标基安全系统(FTBSS)概念,其基本设计思想是:确保弹药在勤务处理、发射周期和安全距离内安全的前提下,能够根据目标(或目标区)信号的存在及其特征,启动或最终完成解除保险过程,并在引爆爆炸序列前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转 ...
作者: 程受浩,周勇,邓甲昊,刘华,施聚生 (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2期 P59-65
关键词: 近炸引信;干扰;散射/雨场
摘要: 在雨场对无线电近炸引信和电容近炸引信干扰机理的研究中,介质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干扰主要来自雨滴和引信碰撞时雨滴发生形变对引信的影响.通过研究和实验验证,得出了雨场对近炸引信干扰的三大要素是:雨滴直径D、碰撞位置S和相对速度v。
作者: 耿俊峰,劳允亮 (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1期 P40-46
关键词: 热分析;电子结构;分解反应/CP炸药
摘要: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新一代钝感起爆药2-(5-氰基四唑酸)五氨络钴(Ⅲ)高氯酸盐(简称CP)的热分解特征、机理以及电子能态结构与热分解规律的相关性.从热分解角度阐述了物质单质成为钝感型起爆药的条件。
作者: 阚继泰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3期 P86-90
关键词: 频率特性;衰减;相移/正交电压;阻带
摘要: 提出了一种测量频率特性的新方法——正交乘积法.理论分析表明,正交乘积法比传统方法能显著减小测量阻带频率特性时的误差,扩展阻带衰减的可测范围.实验证实即使被测相对衰减达到70dB,仍未发现误差。
作者: 冯增国,侯竹林,戴健吾,谭惠民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A1期 P125-132
关键词: 固体颗粒;粒度级配;流动性;表观粘度;燃速催化剂
摘要: 采用测定浓悬浮体系稳态粘度的方法,研究了固体氧化剂HMX粒度级配和金属燃烧剂铝粉球形化对高能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动性的影响,在固体含量为73%~75%的配方中,保持AP,Al含量及粒度分布不变,随着粗/细HMX比例的增加,体系的表观粘度下降,药浆流动性改善,在保持HMX和AP含量及粒度分布不变的情况下, ...
作者: 张国顺 (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2 第2期 P77-83
关键词: 炸药;评估;数学模型/危险源
摘要: 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建立了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评估的数学模型,介绍了评估方程及其各参数的意义和取值方法,即危险源系统现实危险度H主要与火炸药的危险指数W_B,系统固有危险度B和未受控系数K有关,也与系统外安全距离不足的建筑物或设施受危险源爆炸事故影响的严重程度C有关,给出了对评估结果的评判方法,从而 ...
作者: 李德熊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光学系)
出处: 光子学报 1992 第3期 P272-279
关键词: 间歇输片机构;偏心滑轮机构
摘要: 将双偏心滑轮间歇片机构的一个滑轮,改成偏心半径仅为主滑轮的1/m,并以两倍的速度旋转,可以有效地改善偏心滑轮机构的间歇输片特性。
已保存题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