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树安,章国贞,李松岳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山东沂水师范学院;北京燃气煤化工研究所)
出处: 塑料科技 1995 第5期 P26-29
关键词: 溴系阻燃剂;五溴苄基卤
摘要: 对国内外含五溴苄基卤类阻燃剂的制备,其性能和应用作出简要的介绍.
作者: 欧育湘,陈博仁,贾会平,潘则林,徐永江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出处: 含能材料 1995 第3卷 第3期 P1-8
关键词: 高能量密度材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结构分析
摘要: 用FTIR、 ̄1HNMR、 ̄(13)CNMR、MS(CI)、UV及元素分析方法鉴定了作者所合成的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结构,并以FTLR区分了所制得的CL-20的四种晶型(α、β、γ及ε).分析结果证明作者合成的试样的结构与文献报道的CL-20的结构式完全相符。
作者: 赵伯华 (北京理工大学)
出处: 固体火箭技术 1995 第18卷 第1期 P60-63
关键词: 粘弹性;复合推进剂;体积弹性模量;蠕变
摘要: 简述了体积松弛模量K(t)与体积蠕变柔量B(t)之问的精确与近似转换关系,提出一种根据实测B(t)诊断K(t)的数值积分算法。通过体积蠕变实验给出一种下羟固体推进剂的B(t)和K(t)的实测与转换计算结果。
作者: 冯增国,侯竹林,王恩普,谭惠民 (北京理工大学)
出处: 含能材料 1995 第3卷 第1期 P1-6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燃速催化剂;AP粒度;压力指数
摘要: 通过对粘合剂及推进剂能量水平和粘合剂理论燃烧产物的分析与比较,预计NEPE推进剂将同时具有AP-HMX-CMDB和AP-HMX-HTPB的燃烧特性。在此基础上,初步研究了在CMDB中行之有效的燃速催化剂对NEPE燃速和压力指数的影响。在4~9MPa压力范围内观察到加入燃速催化剂和降低AP氧化剂粒度是 ...
作者: 俞德孚,傅瞾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 1995 第4卷 第2期 P206+198-206
关键词: 悬架结构;阻尼器;临界速度/悬架减振器;畸变
摘要: 在研讨悬架减振器外特性空程性畸变的基础上,从减振器内特性和外特性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减振器结构与畸变的内在关系.从动态特性出发,分析了畸变产生的动力学原因,提出了改善外特性的技术途径,并对减振器畸变临界速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外特性畸变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 方蜀州,胡克娴,张平 (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 1995 第4卷 第2期 P214+207-214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药柱;计算机化仿真;燃烧
摘要: 研究和开发了一种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复杂三维药柱内腔燃烧推移和燃面计算的仿真方法和程序,该程序大大扩展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能力,较国内现有的同类程序有明显改进.用户利用它可简捷地构造出药柱的初始形状,并获得设计所需的几何参数,根据这些计算结果进行再设计,直至达到满意的结果为止.文中也讨论了这一方法的 ...
作者: 王春峰,宋廷伦 (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 1995 第4卷 第2期 P221+215-221
关键词: 仿真;散布分析/行车振动;多管火箭
摘要: 建立了发射动力学及行车振动一体化时变系统模型,在本模型中,将火箭弹、发射装置及发射车视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动力学系统,从系统观点去解释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在发射和行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最佳参数匹配关系.本模型考虑了路面不平度、弹质量偏心、推力偏心、动不平衡等随机干扰因素对火箭行车振动过载的影响.在该 ...
作者: 庞思勤,于启勋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 1995 第4卷 第2期 P173+168-173
关键词: 金属陶瓷;金属切削;切削性能;切削试验
摘要: 通过系统切削实验,研究了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特点和规律,对比分析了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与传统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刀具在耐磨性、抗冲击性、切削力、刀-屑摩擦系数和加工质量等方面的性能差异,所得实验数据及回归经验公式有助于这一新型刀具材料的合理推广使用.
作者: 赵信歧,李莉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出处: 含能材料 1995 第3卷 第4期 P31-34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HAIW);热稳定性;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
摘要: ε-HNHAIW在100℃下,两个48h累计热失重量为0.02%。100℃持续加热100h,样品不燃不爆,晶形外貌未发生明显变化,FTIR光谱显示没有发生晶型转变。
作者: 智秋梅,梁启宏,侯朝桢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 1995 第4卷 第1期 P66+58-65
关键词: 专家系统;过程控制;轧机/目标厚度命中
摘要: 本文针对轧制过程中数学模型建立不准的特点,总结了现场工人的操作经验和前人的控制经验,建立了调节辊缝设定从而命中目标厚度的专家系统.采用“规则架+规则体”的知识表达方法.并选择了一合适的不精确推理模型和自学习模型.整个系统包括辅助设计模块均是用BorlandC++语言编写的.该系统通过对现场数据实验, ...
已保存题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