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燕玲,费元春,杨仕明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
出处: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1992 第2期 P121
关键词: 波段;低相位噪声
摘要: 对微波晶体管振荡器的相位噪声进行了分析。为达到压控振荡器的低相位噪声要求,采用了低电平振荡经放大后输出的设计方案。实现的微带压控振荡器工作于L波段. 相对电调带宽大于10%,不加介质谐振器其SSB相位噪声约达到一90dBC/Hz/10kHz;经加放大输出功率达到10mW以上,功率平坦度≤±0.7dB ...
作者: 邓罗根,梁晋文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光学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
出处: 仪器仪表学报 1992 第13卷 第2期 P175-180
关键词: 距离干涉计量;红外拍波;干涉仪
摘要: 本文在简要介绍绝对距离干涉计量逐级精化原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3.39μm 波段双线He-Ne 激光两级合成波长组成方案,分析了3.39μm 双波长红外拍波干涉仪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系统布局和有关的实验结果。精度分析表明,3.39μm 双波长拍波干涉仪的拍波干涉条纹尾数测量精度优于1.6×10~(-3 ...
作者: 李广涛,朱传剑,李荣志,朱鹤孙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研究室;北京理工大学)
出处: 材料科学进展 1992 第1期 P73-77
关键词: 等离子体聚合;复合膜;渗透蒸发;乙醇脱水
摘要: 等离子体聚吡咯啶-金属基复合分离膜是一种水优先透过型高效分离膜,其分离系数(α)和渗透通量(J)分别达6.8和1.84kg/m~2h(88 wt-%EtOH,59℃),且连续操作数月后分离性能没有
作者: 李乃吉,王惠文,杨扬 (北京理工大学)
出处: 仪器仪表学报 1992 第2期 P214-219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构件;形变;测量
摘要: 一、引言近年来,光纤传感器以其优异的性能受到世界关注,特别是光纤易于紧贴在任何形状的构件上,易于铺设在构件材料中形成复合材料,以及便于遥测等特点,在构件测量领域中利用光纤进行大范围的分布测量也倍受重视。
作者: 冯金生,孙红军,余从煊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系)
出处: 化工进展 1992 第1期 P23-30
关键词: 截止波长;倍频效应;非线性效应;非线性光学;电子极化;类晶体;二阶谐波;无机晶体;极化强度;二阶非线性
摘要: 本文从非线性光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与倍频效应有关的有机材料的结构特点、二阶谐波产生、分子设计和晶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作者: 唐森,王凡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中心)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1992 第10期 P1-15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导电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合物;掺杂剂;本征电导率;最新进展;衍生物;聚苯胺;高电导率;本征导电高分子
摘要: 导电高分子材料从1977年白川英树(K·Shirakawa)和Mac Diarmid等人首次发现用AsF_5、I_2对聚乙炔(PA)进行P型掺杂获得10~3Scm~(-1)以上的高电导率以来.有机导电(本征和非本征)高分子研究已成为当今国际边缘学科十分活跃的领域之一。1989年日本人首先将聚苯胺在二 ...
作者: 周兴喜 (北京理工大学)
出处: 爆破器材 1992 第3期 P33,39
关键词: 燃烧催化剂;气体发生剂;安全气垫;安全对策;丰田汽车公司
摘要: 随着汽车工业及高速公路的发展,交通事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各国都在采取各种安全对策。安全对策中的一个方法就是在汽车上装备安全气垫(airbag)。安全
作者: 邓海,林茂庸 (航空航天部23所;北京理工大学)
出处: 电子学报 1992 第4期 P50-56
关键词: 雷达信号;信号设计;脉冲压缩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类新型多相编码脉压信号——NLFM多相码的综合方法及其主要特性。这类多相码可通过对非线性调频信号相位进行取样和量化处理而获得,对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它具有低距离旁瓣输出、对多普勒效应不敏感性等特点,主要特性明显优于经典的Frank多相码。
作者: 杨树林,柯有安,王中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
出处: 电子学报 1992 第8期 P56-62
关键词: 神经网络;学习算法;语音识别;非特定人(不认人)
摘要: 本文对神经网络法语音识别中的网络结构、特征提取以及学习算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文中提出了一种带非均匀窗形式的金字塔状多层神经网络模型I研究了两种特征提取方法的向量规整问题,改进了Polak—Rjbiere学习算法并证明它能够保证连结权向量不收敛到非稳定局部极小点.特定人方式的试验表明,用神经网络方法识 ...
作者: 谢林香,曹林秋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
出处: 中国药学杂志 1992 第3期 P157-159,190
关键词: SOD;药品检验;活性测定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非酶体系用核黄素,四甲基乙二胺光照产生O(?)氧化羟胺形成亚硝酸盐的原理(?)建立测 SOD 活性的新方法,并对测活体系的组分浓度、吸收波长、光照时间等进行了务件测试。本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稳定、价廉、受干扰小,不需特殊仪器设备,便于实际运用等优点。
已保存题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