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人: 张宝收,龙腾,史人赫,王子玉,孙景良,梁津铭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410332830.8
申请日期: 2024.03.22
摘要: 一种气囊式火箭落水回收装置,属于火箭落水回收领域。本发明包括充气装置、粘接层、气囊装置、阻拦网、固定螺栓、弹簧装置和火箭主体。充气装置用于为气囊装置充入压缩气体,充气装置内部有传感器用于监测火箭距离海平面的距离。粘接层一侧粘接在火箭主体上,另一侧与气囊装置粘接,通过粘接层实现气囊装置与火箭主体的粘接 ...
发明人: 田静,张彪,崔嵬,宁晨,孔梓丞,郑山岭,潘溢哲,吴嗣亮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410058020.8
申请日期: 2024.01.1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分辨距离‑多普勒成像的降维自适应滤波方法。本发明利用相参积累算法使目标回波能量集中在距离‑多普勒域中的很小区域内,进而利用较少的滤波器输入数据即可包含大部分目标回波能量,从而能够使构建的自适应滤波器输入数据与发射脉冲采用长度和发射脉冲数目解耦,降低计算复杂度。此外,本发明利用逆 ...
发明人: 张宝收,龙腾,张涛,张尧,梁津铭,王子玉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410333008.3
申请日期: 2024.03.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弹头伸长的水下发射导弹上浮装置,属于水下导弹发射领域。本发明包括丝杠螺母、丝杠、套筒、弹头密封圈、套筒密封圈、电机、联轴器、压缩气瓶、气孔和发射井。丝杠设有两个,对称布置于导弹弹头和弹体两侧,贯通导弹弹头和弹体,丝杠上部设有外螺纹,丝杠通过外螺纹与所述丝杠螺母的内螺纹相啮合。丝杠通过 ...
发明人: 张宝收,王子玉,龙腾,李昊达,梁津铭,张涛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410333110.3
申请日期: 2024.03.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伸出式导弹破冰装置,包括导弹主体、导弹头罩、破冰锥、锥缓冲垫、齿轮、电机、电机支架、橡胶垫和泡沫。导弹头罩安装在导弹头部外侧,外部形状为满足导弹气动要求的半圆状尖拱体,导弹头罩的头部设有开口,用于放置破冰锥。破冰锥头部的形状为两个相切的圆弧旋转而成的尖锥形,破冰锥头部的尖锥以下为长齿 ...
发明人: 张宝收,龙腾,孙景良,张尧,安海潮,梁津铭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410332943.8
申请日期: 2024.03.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火箭子级入水回收及缓冲装置,包括抗冲击板、凸台、液压油缸、支架、凹槽、凸台孔、缸筒孔、气囊、压缩气瓶、充气阀和粘连层。凹槽为开设在火箭表面的矩形凹槽。抗冲击板的外部形状为矩形板,抗冲击板形状与凹槽相配合,且每一个凹槽内均设有一个抗冲击板,抗冲击板的底部设有凸台,凸台为圆柱形。液压油缸 ...
发明人: 陶然,楚雨浩,周胜,祁俊峰,罗俊荣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410532778.0
申请日期: 2024.04.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性能可调节的卫星动量轮减振器,属于飞行器防护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卫星减振频域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及减振模块(5);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通过减振模块(5)弹性连接,减振模块(5)包括多层减振单元,减振单元包括弹性减振件(501),弹性减振件(501)包括顶面和底 ...
发明人: 陶然,楚雨浩,周胜,祁俊峰,罗俊荣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410571560.6
申请日期: 2024.05.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空间飞行器的着陆缓冲器及其修复方法,属于飞行器防护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间飞行器的吸能装置可调节性差、功能单一和使用寿命短等问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吸能结构(1),外壳和足垫;其中,所述吸能结构(1)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足垫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本发明采用独特的吸能结 ...
发明人: 陶然,李哲宇,周胜,祁俊峰,罗俊荣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410571544.7
申请日期: 2024.05.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减隔振零热膨胀航天飞行器承载结构、航天飞行器,涉及航天飞行器技术领域。该航天飞行器承载结构中的胞元结构包括两个互为镜像的子胞元结构,子胞元结构包括N个曲型杆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包括N个直杆,每个直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4的偶数;同一框架结构中,各 ...
发明人: 陶然,李哲宇,周胜,祁俊峰,罗俊荣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410571548.5
申请日期: 2024.05.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热膨胀减隔振集成的卫星承载结构、卫星,涉及航空飞行器技术领域。卫星承载结构包括多个胞元结构,该胞元结构同时具有压扭性能和零热膨胀性能,胞元结构包括N个曲型杆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包括N个直杆,每个直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4的偶数;同一框架结构 ...
作者: 张峰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
出处: 高等数学研究 2024 第27卷 第3期 P103-106
关键词: 集合;对称差;集合环;代数结构;教学方法
摘要: 集合的运算性质是集合论课程的基础,通过引入集合环概念及其性质的讲授,帮助学生们理解集合代数运算的性质,促进对抽象代数结构的理解.在对称差运算满足结合律性质的证明过程中,启发学生们积极思考,从集合论的角度理解代数结构,锻炼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