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ee,Sarah Hye-yeon1;Ji,Yue2;Papafragou,Anna1; (1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PA, United States;2Department of English,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出处: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24
摘要: The physical world provides humans with continuous streams of experience in both space and time. The human mind, however, can parse and organize this ...
作者: Yue Ji1;Anna Papafragou2; (1 Department of English,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出处: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24
摘要: Natural languages distinguish between telic predicates that denote events leading to an inherent endpoint (e.g., draw a balloon) and atelic predicates ...
作者: 秦雅萌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4 第4期 P20-25
摘要: 《杜秀兰》的故事取材于丁玲1955年年底在海淀四季青社的访问经验,此时正值京郊农业合作化从初级社向高级社过渡的重要阶段。小说中,京郊农业合作化的历史造就了杜秀兰,激发了她身上代表青年的、文化的与妇女的生命活力;杜秀兰的成长也映照着这段历史必须吸纳新人的力量,才能继续扩充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在动力。
作者:
Tsung-Pao Wu1,2;Hung-Che Wu3,4;Ya-Tian Liu5,6;Chien-Ming Wang7,8;Cheng-Feng Wu9,10;Yi Zheng11,12;
出处: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2024 Vol.83 P719-733
摘要: This work applies a bootstrap multivariate panel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o examin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Delta ...
作者: 秦雅萌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妇女研究论丛 2024 第3期
关键词: 冰心;和平;母爱;战后日本;战时重庆
摘要: 冰心在1946-1951年旅日期间集中建构起一套“和平”言说,强调和平主义是中国文学的基本流派,崇尚和平是中国人最突出的国民性。这一主张的形成除了受文化人类学影响,也与冰心在战后东京完成了对战时重庆的再认识相关。冰心调动重庆时期身处家庭、课堂与政界的多重经验作为理解日本的参照,同时借助日本社会这一棱 ...
作者: 陈智颖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国文学 2024 第3期 P36-47
关键词: 王尔德;个人主义;装饰艺术;凯尔特精神;爱尔兰自治运动
摘要: 19世纪末期社会主义思潮风靡英国,受此影响的王尔德发表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指出社会主义是通向个人主义的途径,并赋予艺术个人主义式的反权威内核,从而使其艺术化的批判矛头直指作为英国社会权威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该文发表后不久,王尔德意识到格兰特·艾伦所论的装饰艺术复兴中与英格兰文化霸权形成抗衡 ...
作者: 徐学明1;,张盟初2;,陈少非3; (1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3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出处: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4 第1期 P55-58
关键词: 地方文化;杭州第19届亚运会;体育赛事;国际传播;媒介融合
摘要: 随着中国不断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大型体育赛事节目在推动地方文化国际传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型体育赛事节目在受众基础广泛、传播内容丰富、媒介融合性强、社会影响力大等方面具有天然传播优势,通过将赛事主题、活动、宣传与地方文化进行有机结合,积极探索传播新形式,例如打造场景化沉浸体验、通过涵化的方式影 ...
作者:
Qin Luo1;
出处: Heliyon 2024 Vol.10 No.12 Pe33253
关键词: Academic enthusiasm;Academic vitality;Educational environment;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Mediating role;Self-efficacy beliefs;Social support
摘要: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cademic enthusiasm, and academic vitality among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ELL ...
作者: 李一松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24 第6期 P4-6
关键词: 虚词;“来”;“来+VP”;动词性成分
摘要: “来+VP”结构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经常被用于描述动作或行为的发生。这种结构中的“来”是一个虚词,其本身并不具备实际意义,它的使用却为句子增添了生动的表达色彩。而动词性成分,则是该结构的实际动作或行为的表达体现,是句子的主要语义内容。“来”在该结构中的作用,既有动态描述的功能,也有句法控制 ...
作者: 徐嘉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4 第1期 P180-188
关键词: 苏福忠;莎士比亚;翻译研究;接受史;《朱莎合璧》;朱生豪
摘要: 苏福忠的《朱莎合璧》以翔实的案例和详细的分析证明,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戏剧是迄今所有莎剧中译本中最为准确、流畅和文雅的。该书是翻译研究和实践的重要素材,也是一部经典文学评论集,还是一部莎士比亚接受史,从中可以一窥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体现了我国莎士比亚译本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