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毅鑫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处: 现代教育论丛 2017 第1期 P57-62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转专业机制;政策文本
摘要: 使学生学习自己满意的专业,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对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权的尊重。然而,高校学生转专业机制的制订涉及多方面相关利益,需做到各方利益最大限度平衡并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在对39所“985工程”高校转专业政策文本的分析基础上,对我国高校提出以下建议:合理安排学生转专业的时间;发展“以 ...
作者: 刘进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处: 重庆高教研究 2017 第5卷 第1期 P47-52
关键词: “一带一路”;学术劳动力市场;人才流动;规则框架
摘要: 构建以中国为中心、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的"一带一路"新兴学术劳动力市场,形成区域内学术人才选拔、培养、聘任、流动、共享等有效机制,对于改善沿线国家学术人才流失格局,促进中国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建设,形成学术人才自由流动的市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一带一路"新兴学术劳动力市场建设不仅可行,而且紧迫 ...
作者: 王战军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 第5期 P1-6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学;学科范畴;构建理念
摘要: 阐述了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内涵,界定了研究生教育学与其他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阐释了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指出了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的理念,认为创新发展是灵魂,协调发展是路径,绿色发展是保障,开放发展是宗旨,共享发展是关键。
作者: 郜岭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处: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7 第31卷 第6期 P121-122
关键词: 成长;“211工程”建设;“985工程”;高等学校;时代步伐;学科层次;历史;大学
摘要: "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任何一所大学都想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尤其是在"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中没有踩上时代步伐的高校,如果跨进"双一流"建设的集体,那将意味着学校、学科层次的大幅提升和让人艳羡的经费等等。那么,"双一流"建设与成长的基础何在?(一)大学合法存在的哲 ...
作者: 王锋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7 第20期 P19-20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素质教育;新机遇
摘要: 本文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探讨基于“互联网+”理念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新机遇,利用文献资料法,结合建构主义、主动学习等教育理念进行详细分析。本文提出了“互联网+教育”理念下的建构模型。通过模型来直观显现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价值与互联网这一载体所包含的文化、功能高度融合,互融互通。“互联网+”成为素质教 ...
作者: 张建卫,赵辉,郭保民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安交通大学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 第8期 P37-41
关键词: 军民融合式高等教育;国防生;人才培养
摘要: 军民融合式高等教育是推动一流大学建设与强军目标实现相统一的重要路径。我国军民融合式高等教育历经萌发探索、迅速发展和调整规范等三个阶段;其现存问题表现为国防生综合素质欠佳、政策法规有待完善、组织管理机构不够健全、人才培养系统尚不完善。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顶层设计和基层组织管理职能、构筑一体化人才培养 ...
作者: 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1世纪教育研究院)
出处: 教育 2017 第41期 P9
关键词: 中学;教育现代化;旗帜;应试教育;地方政府;政绩观
摘要: 衡水中学到浙江平湖开办分校,再次引发社会对衡水中学模式和超级中学的关注。几年前我就此写过一些文章,该说的话都说过了,因此重发旧文以为回应。简而言之,超级中学现象与教育现代化背道而驰,是应试教育的恶果,其所以能够猖獗一时,源自地方政府主要领导错误的教育政绩观:对所谓"北清率"(进入北大、清华学生数)的 ...
作者: 吴琼1;方旭2; (1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2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高等理科教育 2017 第6期 P75-81
关键词: MOOC;课程质量标准框架;模型;评价;分析
摘要: 目前国内外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发展迅速,而国内外还缺乏MOOC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已有的MOOC评价体系存在着评价指标重复性高、覆盖不全等缺点,而关于各指标权重的分析还很少。文章采用文献分析、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抽离出MOOC评价体 ...
作者: 刘梅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处: 课程教育研究 2017 第13期 P18-19
关键词: 翻转课堂;传统课堂;有效教学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教育领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而有效教学模式是教育者关注的永恒话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使得教与学模式完全发生了颠倒,对于翻转课堂的出现和发展,有很多质疑的声音。笔者试图从某重点高校的几位在读的教育学研究生的访谈中,了解他们对于这样的教学模式的看法和建议。
作者: 庞海芍,张毅鑫,张金明,郇秀红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7年年会暨第六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 中国江苏南京 2017
会议录: 素质教育与一流大学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7年年会暨第六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
关键词: 大学素质教育;文献计量分析;特点
摘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一直呈现出活跃景象。对1992—2015年间发表在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大学素质教育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发现:文献数量与大学素质教育发展历程呈现强烈正相关;关键词时序变化及词频聚类分析清晰呈现大学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成为两个明显研究热点,并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