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磊1;,李锦鑫2; (1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第52卷 第2期 P20-27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特色范式;路径
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交汇融合中产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一个民族没有现代化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经历了初步酝酿、觉醒探索、稳步推进、快速跃升四个阶段,呈现出以人口规模巨大为强大动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本质要求、 ...
作者: 孙盼1;,冯昊2; (1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校;2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江南论坛 2024 第1期 P73-78
关键词: 法治;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摘要: 全面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着力点。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严密的逻辑和现实支撑,它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实质上促进了治理效能的提升,并最终导向善治,实现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但法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绝非天然的正相关关系,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适恰性、成本性、合 ...
作者: 邹广文,方立波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第4期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实践
摘要: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提出是在哲学层面对发展文化事业进行的前提性反思。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彰显是中华文化主体在实践中以中华文化客体为对象进行能动性改造和创造性发展,深刻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上的主客体辩证统一的哲学内涵。中华文化主体性因中华民族在近代蒙难而弱化,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而得到重塑 ...
作者: 赵峰1;季雷2 (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2024 第1期 P92-101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技术革命;高质量发展;劳动过程
作者: 包丽颖1;,任宝龙2; (1北京理工大学党委;2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2024 第7期 P33-40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认同;根本价值取向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特殊实践活动,创设一定条件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传输给社会成员,在提升社会成员综合素养的同时不断增强其对政治体系的支持和认同。而个体的政治认同外显即对特定政治体系及其运作方式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支持状况,也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
作者: 李洁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4 第10卷 第7期 P87-97
关键词: 毛泽东;斗争精神;两个结合;当代启示
摘要: 毛泽东的一生是不懈奋斗的一生,在其领导、参与革命和建设的斗争实践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斗争精神,集中表现为以“两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动、在极度困境中敢与敌人决战到底的自信自强、以党内思想斗争推动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历史自觉、以统一战线凝聚斗争力量的主体自觉。新时代新征程,机遇与挑战 ...
作者: 史絮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农业经济 2024 第9期 P23-25
关键词: “双碳”目标;智慧农业;绿色发展
摘要: 农业作为我国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了当下的热点之一。在详细分析“双碳”战略下智慧农业绿色发展目标与特征要求的基础上,详细探讨现阶段我国智慧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分散、市场驱动力量不足、技术设备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并从规模经营、 ...
作者: 刘新刚1;,张军2,3; (1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北京理工大学;3中国工程院)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4 第4期 P39-49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五重逻辑;科学价值
摘要: 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及其彰显的科学价值,是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案原创性贡献的关键所在。在科学阐发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基础上,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际,亟待将政治逻辑和发展逻辑也阐发透彻,形成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科学问题的五重维度及其相互关联格局,为我 ...
作者: 方立波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残疾人研究 2024 第4期 P13-19
关键词: 残疾人;残疾人事业;参与;融合
摘要: 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价值导向从“参与”到“融合”的转变标志着残疾人事业发展将由鼓励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向促进人的社会融合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转变,这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根本价值导向,同时也表征着新时代残疾人观的进一步发展。从“参与”到“融合”的转变深刻蕴含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发展是以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 ...
作者: 张舰月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奋斗 2024 第15期 P19-20
摘要: 纪律严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延安时期,我们党持续加强纪律建设,在全党开展纪律教育活动,为当前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借鉴与启示。历史必然延安时期,复杂严峻的革命形势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入开展党纪教育,是加强党的建设、应对复杂斗争局面的历史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