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理工大学机构知识库!
所在位置: 首页 - 院系导航 - 管理与经济学院
相关导航
按重要数据库分组
  • 任何
  • 1017 SCIE
  • 784 SSCI
  • 1 AHCI
  • 1824 EI工程索引(美)
  • 438 CA化学文摘(美)
  • 更多
按语种分组
  • 任何
  • 9978 中文
  • 3140 外文
按类型分组
  • 任何
  • 8902 期刊
  • 2601 学位论文
  • 1577 会议论文
  • 更多
年代
  • 任何
  • 1 2025
  • 406 2024
  • 668 2023
  • 863 2022
  • 454 2021
  • 365 2020
  • 284 2019
  • 327 2018
  • 302 2017
  • 1212 2016
  • 1187 2015
  • 1352 2014
  • 482 2013
  • 353 2012
  • 587 2011
  • 531 2010
  • 3491 2000-2009
  • 127 1990-1999
  • 10 1989以前
优秀人才
  • 任何
  • 274 学术称号
    • 209 长江学者
    • 274 杰出青年基金学者
  • 208 学术职务
    • 208 理事长
    • 208 副理事长
  • 218 行政职务
    • 218 其他
    • 209 院长
    • 9 副院长
按来源刊物分组
  • 任何
  • 353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
  • 217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 188 Beijing Lig…
  • 118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更多
基金
  • 任何
    • 125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
      • 4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12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48 国家教育部基金
      • 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 1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
      • 3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
      • 2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
      • 1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
      • 5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 10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
      • 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 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
      • 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 1 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
      • 1 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
      • 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 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 16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
      • 80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
      • 3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 隐藏
    • 234 省市基金项目
      • 1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
      • 5 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
      • 4 河北省教育厅基金
      • 2 福建省教育厅基金
      • 1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
      • 4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
      • 2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
      • 4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 5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
      • 1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
      • 1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 1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基金
      • 4 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
      • 1 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
      • 3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3 河南省科技厅自然科…
      • 1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
      • 1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 3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
      • 1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
      • 1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
      • 3 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
      • 3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
      • 2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基金
      • 4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
      • 2 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
      • 1 辽宁省社科联项目
      • 3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2 江苏省博士后基金
      • 4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3 山西省软科学基金
      • 2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
      • 2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
      • 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
      • 1 河北省教育厅自然科…
      • 1 湖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
      • 5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
      • 1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
      • 3 北京市科委基金
      • 1 北京市科委科研项目
      • 2 河南省科技攻关基金
      • 1 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
      • 2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
      • 8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1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
      • 7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
      • 1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
      • 2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 1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 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5 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
      • 1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4 广东省软科学基金
      • 4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
      • 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 1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
      • 1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 2 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
      • 2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
      • 2 河南省软科学基金
      • 2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
      • 1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
      • 1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 隐藏
    • 17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16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4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
      •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
      •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
    • 75 其他基金项目
      • 51 北京理工大学基础研…
      • 20 北京理工大学优秀青…
      • 1 河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
      • 2 河南科技大学科研基金
      • 1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
  • 更多
学院简介:成果数量:13118

一、基本情况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恢复管理教育的高校之一,北京理工大学于1980年成立管理工程系。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及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1992年,管理工程系更名为管理学院,1998年,更名为管理与经济学院。 目前,学院设有9个系,即管理科学与物流系、管理工程系、应用经济系、... [详细]

本院科研趋势: 发文数量 期刊收录
条数据
导出

作者: Mengjie Qu1;Xuan Cheng2;Qiang Xu3;Yang Hu4;Xingyu Liu2;Yunjun Mei5; (1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 China. Electronic address: qumengjie2020@163.com. 2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 China. 3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4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 China. 5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 China. Electronic address: Meiyunjun_2000@163.com.)

出处: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4 Vol.260 P119679

关键词: Aminomethylphosphonic acid;Bacterial community;Glyphosate;Phosphorus cycle;Rice-crayfish system.

摘要: Glyphosate, a commonly used organophosphorus herbicide in rice-crayfish cropping regions, may alter regional phosphorus cycle processes while affectin ...

作者: Orazaliyev Kanat1;Zhijun Yan1;Muhammad Mansoor Asghar1;Zahoor Ahmed2;Haider Mahmood3;Dervis Kirikkaleli4;Muntasir Murshed5; (1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2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Cypru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10, Haspolat, 99040, Mersin, Turkey. 3 Department of Finance,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ince Sattam Bin Abdulaziz University, 173, Alkharj, 11942, Saudi Arabia. 4 Department of Banking and Finance, Faculty of Economic and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European University of Lefke, Lefke, Northern Cyprus, TR-10, Mersin, Turkey. 5 Schoo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North South University, Dhaka, 1229, Bangladesh. muntasir.murshed@northsouth.edu.)

出处: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4

作者: Shahid Ali1;Qingyou Yan1   2;Huaping Sun3;Muhammad Irfan4   5   6;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China. 2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New Energy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China. 3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4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irfansahar@bit.edu.cn. 5 Adnan Kassar School of Business, Lebanese American University, Beirut, Lebanon. irfansahar@bit.edu.cn. 6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ILMA University, Karachi, 75190, Pakistan. irfansahar@bit.edu.cn.)

出处: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4

作者: Ngoc Bich Dao1;Lan Khanh Chu2;Muhammad Shahbaz3;Tung Huy Tran4; (1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Phenikaa University, Hanoi, Viet Nam. Electronic address: ngoc.daobich@phenikaa-uni.edu.vn. 2 Banking Strategy Institute, State Bank of Vietnam, Hanoi, Viet Nam. Electronic address: lanck@hvnh.edu.vn. 3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GUST Center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SD), Gulf Universi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wally, Kuwait. Electronic address: muhdshahbaz77@gmail.com. 4 Faculty of Economics, Banking Academy of Vietnam, Hanoi, Viet Nam. Electronic address: tungth@hvnh.edu.vn.)

出处: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4 Vol.359 P121036

关键词: Ecological footprint;Environmental technology;Natural resources rents;Quantile regression.

摘要: Researchers have shown a growing interest in investigating th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energy exploitation and green technologies, particularly ...

作者: Shen Qu1   2   3;Yunlei She1   2   3;Qi Zhou1   2   3;Jasper Verschuur4;Lu-Tao Zhao1   2   3;Huan Liu5   6;Ming Xu7;Yi-Ming Wei1   2   3; (1 Center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Research,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2 School of Managemen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3 Beijing Key Lab of Energy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Beijing 100081, China. 4 Oxford Programme for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Systems (OPSIS), Environmental Change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Oxford, OX1 2JD Oxford, UK. 5 State Key Joint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School of Environ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6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Sources and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Complex, Beijing 100084, China. 7 School of Environ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出处: Innovation (Cambridge (Mass.)) 2024 Vol.5 No.4 P100653

摘要: Recent phenomena such as pandemics, geopolitical tensions, and climate change-induced extreme weather events have cause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nterr ...

作者: Zhonghao Chang1;Kaiwen Jia1;Te Han1,2,3,4;CA1;Yi-Ming Wei1,2,3,4; (1School of Managemen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2Center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Research,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3Beijing Laboratory for System Engineering of Carbon Neutrality, Beijing 100081, China;4Beijing Key Lab of Energy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Beijing 100081, China)

出处: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24 Vol.316 P118845

摘要: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photovoltaic (PV) systems, both academia and industry have been paying growing attention to fault prediction and hea ...

作者: 张金良,王朝阳,郝宇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出处: 智慧电力 2024 第7期

关键词: 共享储能;综合需求响应;微网联盟;优化调度;利益分配

摘要: 随着共享储能的推广,能源信息的流动与共享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促进能源管理和提升利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共享储能和需求响应的微网联盟两阶段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建立多微网联盟-共享储能系统运行框架,并基于综合贡献度对微网利益分配过程进行建模;其次,建立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第一阶段以多微网联盟-共享储能系统净 ...

作者: 张萌,疏学明,孔昭君 (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第6期

关键词: 应急剩余物资;市场化回收;信息不对称;谈判议价;双边交易

摘要: 针对目前我国应急剩余物资处置机制缺失的问题,考虑政企双边信息不对称的特征,建立了一个剩余物资市场化回收的谈判议价模型。首先,定义了政府的价值函数与企业的支付函数,据此提出了政企双方的保留价格,并建立了交易数量与议价区间变动的关系;其次,将政企双方的贴现因子与保留价格作为私人信息,建立了信息不对称环境 ...

作者: 韩志弘,张纪海,胡羊兵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创客智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2024 第7期

关键词: 企业成长;“民参军”企业;硬科技;量表;效度检验

摘要: 企业成长对于不同类型企业的构成维度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学者已经对中国情境下很多类型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测量,但是针对 “民参军”企业,尤其是科技含量较高的 “民参军”企业成长机理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本文构建并检验了 “民参军”硬科技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开发了 “民参军”硬科技企业成 ...

作者: 赵玉焕,郑璐,祝靖之,张芊芊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清华大学新雅书院;中移在线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西北人口 2024 第4期 P44-59

关键词: 外资进入;女性就业;就业率;性别工资差距

摘要: 在中国性别就业差异逐渐扩大的背景下,探讨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能否为提高女性就业比例和缩小性别工资差距提供新的动力,对实现中国劳动力市场性别平等、共享对外开放成果至关重要。基于1998~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库,从就业率和性别工资差距的双重视角出发,实证分析外资进入对中国女 ...

管理与经济学院简介

一、基本情况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恢复管理教育的高校之一,北京理工大学于1980年成立管理工程系。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及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1992年,管理工程系更名为管理学院,1998年,更名为管理与经济学院。
目前,学院设有9个系,即管理科学与物流系、管理工程系、应用经济系、国际贸易与金融系、公共管理系、会计系、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系、技术经济与战略管理系、市场营销系;拥有教育部(985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中心、高技术检测研究中心、现代组织管理研究中心、科技评价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系统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中外家族企业联合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设有一个北京市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管理与经济实验教学中心,全天向师生开放。
二、学科专业情况
学院目前设有6个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
学院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含博士后流动站)、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含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一级学科博士点,能源与气候经济、国民经济动员学交叉学科博士点,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企业管理二级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国民经济动员学二级学科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特色学科;设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包含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7个专业硕士学位项目(MBA、EMBA、MPA、工程硕士(包括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和工业工程方向)、工程管理硕士、国际商务硕士(MIB)、会计硕士(MPAcc))。在《世界经理人》周刊主办的MBA项目评比中,我院MBA获2011年中国最具影响力MBA第7名,并且通过国际AMBA认证。
三、学术队伍情况
现有教职工144人(其中外籍教师2人),教授、研究员39名,博士生导师39名,兼职博士生导师6名,副教授及相当职称人员61名。此外,学院还聘请多名政府领导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管理经济学专家、企业家为顾问教授、兼职教授。
学院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社会影响不断提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魏一鸣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胡瑞法教授,国务院参事郎志正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韩伯棠教授,国防51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李金林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崔利荣、朱东华、刘云、董沛武、王兆华、冉伦、颜志军、梁巧梅、赵先、张祥等教授,均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果。北京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刘平青、陈宋生等教授一批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也凸显出强劲的学术能力和很高的教学科研水平。
四、科学研究情况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积极承担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累计近1亿元,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5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国家973课题3项;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
•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国家商务部、北京市政府等省部级项目70多项。在已经完成的项目中,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30余项。近年来,我院师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00篇,其中SSCI/SCI/EI收录600余篇。
在学科基地方面,国家批准建立了“985二期”国防科技管理与国防动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通过“985二期”、“211二期”的支持,重点建设了能源与环境政策、发展经济、海量国防科技多数据源的集成和挖掘、国防技术监测研究等多个研究方向,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学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包括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进行科学研究、联合培养学生等多种形式,国际交流数量有较大的增加,层次不断提高,先后与国外20多所大学开展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和人才培养情况
目前,学院共有各类学生3700余名。其中本科生1000余名,硕士研究生2400余名,博士生260余名,留学生80余名。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管理与经济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