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颖,丁里,范楼珍,程福永,吴仲达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北京 (100875);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1))
出处: 电化学 2001 第3期 P281-287
关键词: C60膦酸酯衍生物;循环伏安(CV);电化学性能
摘要: 利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 3种新合成的C60 膦酸酯衍生物的电化学性能 .通过比较不同取代基的C60 衍生物的电化学性能 ,研究引入基团的结构特性与其得电子能力之间的关系
作者: 顾峻岭,傅若农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北京 (100081);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出处: 分析科学学报 2001 第3期 P239-245
关键词: 光色谱;基本理论;应用
摘要: 光色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利用辐射力和介质流体分离粒子的新技术 ,在分离和测定粒子大小及生物化学研究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对光色谱的理论、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 吕丽璇,张宇河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
出处: 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 2001 第5期 P28-30
关键词: 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ISA总线;C96语言
摘要: 介绍了一块用于三轴稳定跟踪装置中位置伺服控制卡的软、硬件设计.硬件电路实现了数据采集、D/A输出、上下位机通讯和输入输出信号接口等功能.单片机程序采用C96语言编制.软硬结合进行系统联调,效果很好.
作者: 吴彤,罗运军,谭惠民,胡国胜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100081)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2001 第5期 P1-4
关键词: 树形分子;PA11;PA6;共混;力学性能;
摘要: 在PA11/PA6共混物中添加4.0代树形分子,提高了共混物的性能,研究了不同树形分子含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耐热性和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A11/PA6中添加0.25%树形分子后,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缺口冲击强度和维卡软化温度略有增加,但流动性有所下降。
作者: 李子锋,徐军培,宋正刚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火工品 2001 第4期 P29-31
关键词: B炸药;添加剂;流变学
摘要: 通过选取一组性质相似,结构不同的添加剂,研究了添加剂减小B炸药悬浮液粘度的作用机理.试验表明,添加剂的结构对降低40TNT/60RDX悬浮液的粘度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 沈庭芝,方力,朱少娟,王沛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与电子工程系;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与电子工程系)
出处: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1 第10期 P108-110
关键词: 图像处理;金相分析;算法
摘要: 为了提高 (金属 )图像面积和周长的计算精度 ,对传统的计算一块图像像素的方法加以改进 ,分别从图像的左上角、右下角、右上角和左下角开始对图像进行处理 ;利用改进的链码方法计算图像的周长和面积时考虑了图像边界的拐点和小的锯齿边。图像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误差最大不超过 3% ,其精度较传统算法有显著提高 ...
作者: 熊莺,龙虹,甘仞初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北京)
出处: 计算机应用 2001 第A1期 P194-195
关键词: CAI课件;Web技术;浏览器/服务器;动态服务器网页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企业经营管理CAI系统 ,该系统尽可能真实地模拟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经营管理与竞争的内、外部环境 ,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综合应用管理类知识的教育和实战环境
作者: 邱国华,韩峰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1 第6期 P44-46
关键词: 异步串行通信;RS-232标准总线;智能雷;动平衡系统;系统仿真
摘要: 系统介绍了Win32环境下串行通信在智能雷动平衡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概述了主要实现方法 :将 32位串口通信API函数封装在一个类中 ,并应用多线程编程 ,该方法便于在微机上处理实时性较强的数据
作者: 韩利红,苟秉聪,王菲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
出处: 物理学报 2001 第9期 P1681-1684
关键词: 类铍离子;精细结构;振子强度;辐射跃迁;相对论能量;激发态;截断变分法;相对论修正;质量极化效应;复杂电子系统
摘要: 利用多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及Rayleigh Ritz变分法 ,计算了类铍BⅡ 1s2 2s2 1 S ,1s2 2s2p1 Po,1s2 2s2p3Po 和 1s2 2p2 3 P激发态的能量 .运用截断变分方法得到能量的改进量 .计算了相对论修正、质量极化效应 ,从而获得了高精度的能量计算值 .同时 ...
作者: 李小平,任江兴,杨德刚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1 第1期 P116-119
关键词: 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车牌识别
摘要: 研究机动车牌照自动识别系统设计中,车牌区域的检测和牌 照字符的分割,以达到对字符的区别。实验证明,利用车牌的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 检测车牌区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算法的实现以边缘检测技术和数学形态学为基础。字符分 割受车牌倾斜角度的影响较大,在运用Hough变换检测出车牌水平和垂直倾斜度后,再 对字符进 ...
已保存题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