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理工大学机构知识库!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导航
相关导航
按重要数据库分组
  • 任何
  • 29 SCIE
  • 55 EI工程索引(美)
  • 13 CA化学文摘(美)
  • 5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 3 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
  • 更多
按类型分组
  • 任何
  • 44 学位论文
  • 92 期刊
  • 23 专利
  • 2 会议论文
  • 更多
按语种分组
  • 任何
  • 91 中文
  • 70 外文
优秀人才
  • 任何
    • 161 学术称号
      • 1 973首席科学家
      • 161 长江学者
      • 1 杰出青年基金学者
    • 1 学术职务
      • 1 理事长
    • 2 行政职务
      • 2 院长
年代
  • 任何
  • 39 2024
  • 59 2023
  • 15 2022
  • 1 2021
  • 1 2020
  • 2 2018
  • 2 2017
  • 7 2016
  • 8 2015
  • 4 2014
  • 1 2013
  • 1 2012
  • 3 2011
  • 4 2010
  • 4 2000-2009
按来源期刊分组
  • 任何
  • 31 硕士
  • 13 博士
  • 9 SSRN
  • 6 Optics and ..
  • 4 Measurement..
  • 更多
基金
  • 任何
    •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3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 国家教育部基金
      • 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
  • 更多

赵维谦

  • 职称:教授
  • 研究方向:精密光电测试技术与装备、激光共焦/干涉成像与检测技术、纳米测控技术等
  • 所属院系:光电学院  
  • 成果数量:161条,属于本单位的个人成果161条

条数据
导出

发明人: 赵维谦,王振儒,徐可米,邱丽荣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410425269.8

申请日期: 2024.04.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分光瞳差动共焦监测的大视场激光微纳加工方法与装置,属于激光精密加工与监测领域。本发明使用一对离轴抛物面作为X和Y方向振镜之间的光路中继,将飞秒激光扫描加工光路与分光瞳差动共焦测量光路有机融合,利用分光瞳差动共焦模块寻找激光加工焦点位置,实现样品加工过程轴向位置的相对锁定;利用X和Y振镜的 ...

发明人: 崔晗,邱丽荣,赵维谦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410547568.9

申请日期: 2024.05.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激光共焦深层拉曼光谱测量方法与装置,属于光谱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光源系统、扩束系统、分光系统、位于分光系统反射方向的共焦探测系统、位于分光系统透射方向的二向色分光系统、位于二向色分光系统反射方向的聚焦系统、被测样品,以及位于二向色分光系统透射方向的深层光谱探测系统,以及用于装置数 ...

发明人: 赵维谦,徐德民,邱丽荣,崔晗,徐可米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410547427.7

申请日期: 2024.05.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动态焦点跟踪的激光共焦拉曼光谱探测方法及装置,属于显微光谱成像领域。本发明利用共焦探测系统光强和轴向离焦距离一一对应的特性,结合频闪原理对离面运动状态的被测样品进行相位锁定的离焦位置检测,使用轴向驱动系统调节焦点位置,完成对振动器件的焦点跟踪,结合共焦拉曼光谱探测系统收集相位锁定状态下的 ...

发明人: 邱丽荣,崔晗,赵维谦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410547628.7

申请日期: 2024.05.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抗漂移空间拉曼光谱探测方法与装置,属于光谱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光源系统、扩束系统、二向色分光系统、会聚系统、被测样品、扫描平移系统、位于二向色分光系统透射方向的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探测系统、以及用于进行会聚光斑轴向位置监测的轴向监测系统。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探测系统采用正向空间偏移拉曼光 ...

发明人: 赵维谦,崔晗,邱丽荣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410547513.8

申请日期: 2024.05.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激光差动共焦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测量方法与装置,属于光谱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光源系统、扩束系统、第一分光系统、差动共焦探测系统、二向色分光系统、聚焦系统、空间偏移光谱分离系统、光谱探测系统、测控系统。本发明将差动共焦方法引入到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探测中,利用构建的空间偏移拉曼光谱系统对分离获 ...

发明人: 崔晗,赵维谦,邱丽荣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410547479.4

申请日期: 2024.05.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光束调制型逆向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测量方法与装置,属于光谱检测领域。本发明包括点光源系统、扩束系统、光束调制系统、二向色分光系统、空间偏移量缩放系统、第五会聚镜、光谱探测系统。本发明利用光束调制方式实现系统空间偏移量调制,避免测量过程中器件的移动,提高光束调制型逆向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测量装 ...

作者: 赵家豪,杨帅,杨铮,崔健,邱丽荣,赵维谦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复杂环境智能感测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2024 第32卷 第9期 P1320-1329

关键词: 激光共焦测量;移相干涉;共焦法;姿态调整;Zernike拟合;自动测量

摘要: 针对传统球面面形干涉测量中手动调整被测件姿态精度低、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激光共焦干涉面形快速高精度自动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共焦精密定焦技术实现了对被测件共焦位置的高精度轴向定位;通过五维自动调整架对被测件进行姿态调整,实现了被测件的高精度横向定位;通过Zernike拟合对被测件进行精调以减小离焦误差 ...

作者: 肖常涛,宋寅,赵维谦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复杂环境智能感测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Laser & Optoelectronics Progress 2024 第61卷 第1期

关键词: 超快光谱;激发态动力学;二维电子光谱;非线性光学

摘要: 超快二维电子光谱技术在过去二十余年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研究光合作用、光伏材料与低维材料等的激发态布居动力学与相干动力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综述将首先介绍二维电子光谱在拓展探测窗口与维度方面的技术发展。然后,讨论领域内现存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在技术层面,如何降低二维电子光谱的技术门槛以及发展 ...

作者: 肖常涛1;,宋寅1,2;,赵维谦1,2; (1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2北京理工大学复杂环境智能感测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4 第61卷 第1期 P491-498

关键词: 超快光谱;激发态动力学;二维电子光谱;非线性光学

摘要: 超快二维电子光谱技术在过去二十余年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研究光合作用、光伏材料与低维材料等的激发态布居动力学与相干动力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综述将首先介绍二维电子光谱在拓展探测窗口与维度方面的技术发展。然后,讨论领域内现存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在技术层面,如何降低二维电子光谱的技术门槛以及发展 ...

作者: 全宏升,马威峰,唐赞,张宗全,金昌骏,邱丽荣,徐可米,赵维谦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复杂环境智能感测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4 第53卷 第8期 P66-74

关键词: 超快激光加工;贝塞尔光束;双远心光学系统;音圈致动器

摘要: 为了实现高效率和加工精度可灵活调节的超快激光微器件加工,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调谐贝塞尔光束的超快激光加工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可对初级贝塞尔光束压缩的双远心光学系统压缩比,实现了超快激光贝塞尔光束的中心主瓣半径和最大无衍射传输距离的灵活调节,其中不同压缩比的双远心光学系统通过闭环反馈控制的高分辨位移音圈致 ...

赵维谦教授简介

赵维谦,男,1966年9月生于新疆伊宁市,现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曾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首批“百千万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曾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北京茅以升青年科技奖、黑龙江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提名奖、黑龙江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等。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中国计量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精密光电测试仪器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

长期从事精密光电成像/检测原理、方法、技术及仪器装备方面的创新研究,近年围绕此方向主持了包括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研究专款项目、国防技术基础项目、民用航天任务等项目在内的20余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得了包括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2)、3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排2、2、3)和1项国防发明二等奖(排1)在内的9项部级以上科技奖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在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30余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


【个人履历】
1966.9生于新疆伊宁县;
1984.9-1988.7 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精密仪器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8.8-1995.3 哈尔滨汽轮机厂聘为助理工程、工程师;
1993.9-1995.3 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5.4-1997.7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聘为讲师;
1997.8-2002.7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聘为副教授;
 2002.8-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聘为教授;
1997.9-2003.7 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4.3-2006 哈尔滨工业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
 2006——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所在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