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理工大学机构知识库!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导航
相关导航
按重要数据库分组
  • 任何
  • 19 SCIE
  • 22 EI工程索引(美)
  • 1 CA化学文摘(美)
  • 2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 1 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
  • 更多
按类型分组
  • 任何
  • 75 学位论文
  • 14 专利
  • 31 期刊
  • 更多
按语种分组
  • 任何
  • 93 中文
  • 31 外文
优秀人才
  • 任何
    • 124 学术称号
      • 124 973首席科学家
年代
  • 任何
  • 1 2024
  • 19 2023
  • 28 2022
  • 1 2021
  • 1 2018
  • 8 2016
  • 7 2015
  • 8 2014
  • 3 2011
  • 2 2010
  • 33 2000-2009
  • 1 1990-1999
按来源期刊分组
  • 任何
  • 42 硕士
  • 31 博士
  • 3 Machines
  • 2 Theoretical..
  • 2 SSRN
  • 更多

苑士华

  • 职称:教授
  • 研究方向:车辆动力学,车辆传动系统设计理论与技术,无人车技术
  • 所属院系:机械与车辆学院   教授委员会主任
  • 成果数量:124条,属于本单位的个人成果124条

条数据
导出

作者: Wei, Chunhui1, 2; Wu, Wei1; Wang, Yunduo1; Nelias, Daniel2; Yuan, Shihua11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Vehicular Transmission,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om 412, Building 9, Beijing; 100081, China;2INSA-Lyon, CNRS, UMR5259, LaMCoS, University Lyon, F-69621, France)

出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24

作者: Li, Xiaolong1;Li, Wei1;Hu, Tianyi1;Yuan, Shihua1;Zhang, Yucheng1;Li, Cheng1;Cai, Liang1;Sakai, Tatsuo2;Lashari, Muhammad Imran1;Hamid, Usama1; (1 Beijing Inst Technol, Sch Mech Engn, Beijing 100081, Peoples R China. ;2 Ritsumeikan Univ, Coll Sci & Engn, Kusatsu 5258577, Japan.)

出处: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 2023 Vol.123

关键词: MINIMUM ENERGY FORMALISM; NICKEL-BASED SUPERALLOY; SLIP BAND MODEL; DEFORMATION MECHANISMS; BASE SUPERALLOY; TEMPERATURE; INITIATION; FAILURE; CREEP; SOLIDIFICATION

摘要: Asymmetric load tests with stress ratio of 0.1 at 25 degrees C, 750 degrees C and 1000 degrees C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high-cycle and very ...

作者: Li, Xiaolong1;Li, Wei1;Hu, Tianyi1;Yuan, Shihua1;Zhang, Yucheng1;Li, Cheng1;Cai, Liang1;Sakai, Tatsuo2;Imran Lashari, Muhammad1;Hamid, Usama1; (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2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itsumeikan University, Kusatsu, 5258577, Japan)

出处: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 2023 Vol.123

摘要: Asymmetric load tests with stress ratio of 0.1 at 25 °C, 750 °C and 1000 °C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high-cycle and very-high-cycle fatigue p ...

作者: Wei Li;Xiaolong Li;Chuanwen Sun;Rui Sun;Tianyi Hu;Shuowen Wang;Shihua Yuan;Wen Zhang;Muhammad Imran Lashari (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2Refractory Materials Research Central, Northwest Institute for Non-Ferrous Metal Research, Xi\'an, 710016, China)

出处: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2023 Vol.201 P112960

关键词: Selective-laser-melted superalloy;Elevated temperature;Subsurface fatigue cracking;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Dislocation structures

摘要: Subsurface fatigue cracking behavior related to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t 650 °C of a selective-laser-melted as-deposited superalloy was exper ...

作者: 刘坤1;,吴维1;,杜长虹2;,卢国成2;,苑士华1; (1北京理工大学;2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202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L1864210) 2023

会议录: 202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

关键词: 电驱动系统;机电-刚柔耦合;逆变器开关;振动特性

摘要: 为分析逆变器功率元件开关对电驱动系统传动机构的影响,建立了驱动电机-两级斜齿轮-壳体机电和刚柔耦合的解析模型,将径向电磁力以外部激励的形式参与到系统动力学方程中。搭建了电驱动系统试验台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零件刚度和空间阶数对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倍开关频率谐波组和2倍开关频率谐波组在轴承 ...

发明人: 吴维,段仪征,侯潇男,苑士华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311149361.8

申请日期: 2023.09.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二维插值反演的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温度原位测试系统,包括:包括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硬件子系统与软件子系统通过串口进行通信;硬件子系统,用于采集传感器信号;软件子系统包括基础配置模块,用于设置基础参数,并利用基础参数将传感器信号传输至通道选择模块;通道选择模块,用于选择需要采集传感器信 ...

发明人: 吴维,侯潇男,段仪征,苑士华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311223878.7

申请日期: 2023.09.21

摘要: 本发明涉及配流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配流盘三节流槽抗空化结构,包括配流盘,配流盘包括两个中心对称设置的大腰型槽,大腰型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小腰型槽,小腰型槽贯通配流盘设置,大腰型槽的两端分别连通有三节流槽和第二单节流槽,两个三节流槽中心对称设置;三节流槽包括三个结构完全相同的三角槽,三个三角槽 ...

发明人: 吴维,韦春辉,侯潇男,苑士华,李鑫勇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310529184.X

申请日期: 2023.0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速轻量化强化散热轴承保持架,包括轴承内圈和设置在轴承内圈外侧的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安装有滚动体,滚动体和轴承外圈之间安装有散热轴承保持架,散热轴承保持架上等间隔设有若干兜孔,散热轴承保持架包括窄口端和宽口端,窄口端设有窄口端散热机构,宽口端设有宽口端散热机构。本发明的散热 ...

发明人: 吴维,侯潇男,罗俊林,苑士华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310421543.X

申请日期: 2023.04.1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驱动车辆转向控制策略,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发动机的负载转矩,基于所述负载转矩,获得发动机的油门开度前馈控制量;基于方向盘转角获得发动机的目标转速,对发动机的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进行对比分析,获得油门开度修正量;将所述油门开度前馈控制量和油门开度修正量相结合,调整油门舵机角度,进而控制 ...

发明人: 吴维,段仪征,侯潇男,苑士华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号: 202310414828.0

申请日期: 2023.04.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压一体传感器的封装结构,包括传感器芯体,传感器芯体底部固接有传感器基座,传感器芯体中部外侧固接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中部卡接有安装部,安装部的中轴线与传感器芯体的中轴线共线设置,传感器芯体顶部设有电路组件,电路组件和锁紧组件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填充有填充部,电 ...

苑士华教授简介

苑士华,男,1958年10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车辆理论与技术。承担“973计划”项目1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 目前,担任兵工学会坦克装甲车学会副主任委员等社会兼职。 2009年受聘“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个人经历】

北京理工大学(时称北京工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77级本科生,82年获学士学位,85年获硕士学位;94年考取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1999年获博士学位。8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88年7月获讲师职称,92年7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97年7月获教授职称。93年至95年任车辆工程学院副院长。96年10月到97年3月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为校际交流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在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14年任车辆工程系主任。

长期在第一线从事教学和科研以及学科建设工作。为本科生讲授的课程有:坦克行驶原理、汽车理论、车辆传动等;为硕士研究生讲授的课程有:车辆动力学、车辆自动变速与操纵;为博士研究生讲授的课程有:车辆工程专论。教学效果良好,曾获北京理工大学青年教师观摩教学比赛一等奖,机械电子工业部青年教师教书育人优秀奖。

 承担过国家(国防)重大和重点研究项目,在国防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任技术首席,在型号装备研制项目中任分系统总师。曾获国防科技工业511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荣誉奖章,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机械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车辆工程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曾任首席教授助理,现为机械工程学科责任教授小组组长。主持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并作为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统筹211工程、985工程和科研条件保障项目经费的合理使用,组织申报车辆工程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点、机械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点并成功获得批准。曾获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2009年10月,任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技术首席。  

1999年被聘为坦克车辆技术预研专家组成员。

2006年至现在,任坦克传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2年至现在,任兵工学会坦克装甲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3年至2012年,北京理工大学第七、第八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9年至现在,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学部第一、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2007年至现在,任兵工学报编委、常务编委。

2011年至现在,任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执行编委。

82年在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获工程学士学位,85年在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9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97年获教授职称。

【个人成就】

1 建立了坦克装甲车辆有源驱动无级转向理论,攻克了大功率双向无级变速关键技术,将坦克装甲车辆的转向技术由有级制动转向提升到无级驱动转向,使我国坦克装甲车辆转向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 在完成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取得了多项重要创新性成果:发展了油气两相流理论,建立和完善了传动系统多源强激励强非线性振动通用模型、轴承转子动力学模型与齿轮非Hertz接触润滑模型,揭示了高能量密度摩擦的强耦合应力机理与高比压大幅值转速波动密封机理,提出了非线性齿轮轴系优化、高能量密度摩擦损伤控制以及旋转密封磨损控制方法。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锻炼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青年科技队伍。

3 发明了坦克装甲车辆综合传动全工况试验系统,构建了试验台,解决了坦克装甲车辆综合传动不能进行全功率、全工况转向台架试验的难题,缩短了研制周期,节省了研制费用,提升了我国坦克装甲车辆的研制能力和试验水平。

4 牵头制定了车辆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发展与建设规划,并作为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充实加强了师资队伍,创建了西山车辆传动试验基地,提升了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组织申报车辆工程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点、机械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点并成功获得批准。

5 组建北京理工大学地面无人系统研究院无人车辆研究所。整合全校的车辆、交通、计算机以及自动控制等各研究方向的资源,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开展无人车相关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使无人车在未来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