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理工大学机构知识库!
所在位置: 首页 - 作者导航 - 孙逢春
- 合作者关系

孙逢春

机械与车辆学院

职称:教授

孙逢春所有成果
导出

作者:梁伟强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2006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PID控制;控制器;转向试验台

摘要: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是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后产生的一种动力转向系统。EPS节约能量,提高安全性,且有利于环保,是一项紧扣现代汽车发展主题的高新技术,是未来动力转向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借绿色奥运的契机,北京理工大学承担了08年奥运会配套项目——研制环保电动客车。由于EPS既有的特点,特别适合在电动 ...

作者:胡清森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2006

关键词:车载网络;信息显示;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Qt

摘要:随着能源危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电动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使得车内信息量大大增加,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传统的信息传输、处理和显示方式已显得力不从心,车载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采用数字仪表成为可能。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为:基于车载 ...

作者:陈勇

学位名称:博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2002

关键词:电动汽车;车辆动力学;电动轮电动汽车

摘要:电动汽车对缓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论文系统分析了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电动轮电动汽车由于具有简化传动系,效率高,能够减轻车辆自重,电动轮可以单独控制有利于提高车辆的性能等特点,成为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论文以两个电动轮后轮驱动的电动汽 ...

作者:杨为琛

学位名称:博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2002

关键词:电动汽车

摘要: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是目前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两大挑战,开展电动汽车的研究刻不容缓。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是在纯电动汽车开发过程中为有利于市场化而产生的一种既能满足排放和燃油经济性要求,又能兼具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优点的理想车型,是21世纪初汽车产业界的一场革命。本论文以运用于城市公交系统的BJ ...

作者:刘朝勋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2003

关键词:负重轮;结构优化;军用车辆;履带车辆

摘要:为了提高履带车辆负重轮的寿命,该论文进行了负重轮有限元计算仿真和相关试验.对负重轮的有限元计算主要包括对负重轮轮盘的结构优化分析和用ANSYS/LS-DYNA软件对其动力学建模,以及为更好地对负重轮进行建模而进行的托带轮力学分析;负重轮相关试验包括橡胶和聚氨酯弹性体负重轮轮缘的静载荷试验以及为测试聚 ...

作者:翟丽

学位名称:博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2004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感应电机;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回馈制动;MATLAB/SIMULINKE

摘要:交流电机驱动系统是21世纪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发展的方向,目前,国内电动汽车交流感应电机驱动系统占主导地位。论文对采用转子磁场定向控制(RFOC)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电动汽车交流感应电机驱动控制系统及其特性进行了研究。AC motor propulsion is the dominat ...

作者:韩冰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2006

关键词:电动汽车;集成技术;仿真;虚拟布置

摘要: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压力,电动汽车的研究与开发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承担的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电动客车产业化技术研究及小批量生产” 课题和国家863计划 “纯电动客车开发” 课题,现已经完成四轮纯电动低地板公交客车研制开发。在第四轮纯电动低地板公交概念客车的开发和 ...

作者:蒋轩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1996

关键词:负重轮特性;行驶平稳性;轮盘疲劳寿命;橡胶力学性能

摘要:该文包括三部分内容:负重轮特性对整车振动的影响;轮盘静力学计算;轮缘橡胶力学性能测试分析.

作者:吴晓兵

学位名称:博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2001

关键词:汽车可靠性;故障诊断;状态监测;车辆动力传动系统

摘要:随着大型复杂机械系统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广泛应用,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近年来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作为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机械系统的安全运行,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以九五预研项目“坦克动力传动装置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为背景,针 ...

作者:冯益柏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2003

关键词:扭杆弹簧;强扭处理;表面残余应力;疲劳寿命;耐久性

摘要:该论文针对某型号主战坦克试车中扭杆出现疲劳断裂的现象,在分析其断裂规律的基础上,对其各轮位扭杆静载荷的比例分配进行了计算,适当调整了各轮位扭杆的静应力.通过研究扭杆材料的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提出改善滚压工艺的措施,通过扭杆耐久性试验,表明为了提高疲劳寿命,保持强扭效果,强扭处理后不应再进行其它的机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