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理工大学机构知识库!
所在位置: 首页 - 作者导航 - 曹敏花
- 合作者关系

曹敏花

化学与化工学院

职称:教授

曹敏花所有成果
导出

作者:白金曼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2018

关键词:电解水;锌-空电池;过渡金属硫化物;核壳结构

摘要: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研究人员已经对清洁能源做出了相当大的关注,例如,水分解装置,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等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上述的装置一般包括了三种基本的电化学反应,析氢反应(HER),氧还原反应(ORR)和析氧反应(OER),而这些反应通常都需要高性能的电催化剂来促进它们的商业应用。值得 ...

作者:张露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2018

关键词:普鲁士蓝基纳米材料;聚苯胺;锂离子电池;催化剂;全解水

摘要:现今,随着世界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因而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二十世纪末以来,我们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例如化石能源逐渐枯竭、全球环境的污染、新型能源开发缓慢等。因而,在此背景之下,研究者们致力于发展新型的储能材料和能量转换设备。而锂离子电池和电催化全解水的发展恰好适应了这种要求。与传统的铅酸蓄电池 ...

作者:殷志刚

学位名称:博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2017

作者:赵娣

学位名称:博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2017

关键词:纳米材料;过渡金属化合物;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电催化产氢;氧还原

摘要:能源是当今和未来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传统化石能源的过渡使用和日渐枯竭给人类带来了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因此激励人类寻求发展清洁环保的新型绿色能源。在此背景下,新的能源储存和转化技术应运而生。锂离子电池(LIBs)、钠离子电池(SIBs)以及燃料电池、电催化分解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电化学能源 ...

作者:李瑞瑞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 2016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纳米材料;负极材料;Mo2C

摘要: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大,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各种通讯器材。电极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构成部件,而电极材料对电池性能的优劣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是石墨,但其理论容量只有372 mA h g-1,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 ...

作者:李瑶

学位名称:博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 2016

关键词:多孔碳材料;氮掺杂;锂离子电池;CO2吸附剂;催化剂;超级电容器

摘要:多孔碳材料因自身所具备的高比表面积、耐酸碱性能、孔径和结构可控、表面易修饰以及优良导电性等特点,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催化和气体吸附等领域展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同时成为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焦点。研究发现,多孔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孔道结构、微观形貌以及杂原子的掺杂对其应用性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而 ...

作者:王卫

学位名称:博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 2016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纳米材料;杂化材料;多孔结构;电化学性能

摘要: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LIBs)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相对较低,不能满足混合电动汽车及插电式电动汽车中动力系统的要求。由于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高的优点,在材料界面处能提供更多的Li + 转移量,缩短的Li + 和e - 扩散路径,丰富的Li + 存储活性位点,同时材料内部充足的自由空间不仅能缓解嵌 ...

作者:孙瑛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 2016

关键词:WSe2;W18O49;新能源;电催化产氢;催化剂;锂离子电池

摘要:能源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然而,目前世界上的主要能源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一方面使不可再生资源急剧消耗,另一方面大量排放的碳严重污染环境。为保证能源的可持续性和环境的友好性,可再生、清洁的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和核聚变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新能源的使 ...

作者:张朝振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 2016

关键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钠;水热法

摘要:锂离子电池作为高效的储能器件在便携式电子市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向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储能体系扩展。然而地球上锂资源很少,加上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锂资源更加短缺,不适于大规模能量储存。因此开发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性的新型储能器件迫在眉睫。钠与锂为同一主族元素,具有相似的电化学 ...

作者:张天宝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 2016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普鲁士蓝及其衍生物;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溶剂热反应

摘要:商业应用的锂离子电池通常使用石墨化碳作为负极材料。以石墨化碳材料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倍率性能低,扩散系数低,理论容量低,不能满足当代对新型储能电源系统电子设备的使用需求。为了更高效便捷地使用锂离子电池作为移动电源,开发容量高、使用安全、循环稳定性好的可替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M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