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理工大学机构知识库!
所在位置: 首页 - 作者导航 - 杨荣杰
- 合作者关系

杨荣杰

材料学院

职称:教授

杨荣杰所有成果
导出

作者:张豫鲁1;,刘奔奔2;,陈国辉3;,曹贝贝4;,何吉宇1;,李向梅1;,杨荣杰1; (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3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4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出处:含能材料 2022

关键词:不饱和聚酯(UPR);包覆层;流变;仿真模拟

摘要: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对现有的包覆层生产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采用热固性树脂作为基体,结合连续自动化包覆技术,可快速得到成型完整、性能优异的包覆层,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包覆层生产方法。本研究分析了不饱和聚酯(UPR)包覆层的流动性和浇注条件,通过在Fontana-Kiuna模型基础上引入指数函数,得到 ...

作者:施晗1;,李建民1;,唐伟强2;,任佳奇1;,杨荣杰1; (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2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固体火箭技术 2022

关键词:有机氟化物;Al/Mg-HTPB富燃料推进剂;凝聚相燃烧产物;金属燃烧促进剂;燃烧性能

摘要:为了研究有机氟化物(OF)对铝/镁-端羟基聚丁二烯(Al/Mg-HTPB)富燃料推进剂的燃烧性能和凝聚相燃烧产物的影响,制备了三种含OF的Al/Mg-HTPB富燃料推进剂,通过氧弹量热仪分别测定了推进剂在氮气和氧气氛围下的燃烧热,采用CCD线扫描照相法测定推进剂在压力范围为3~9 MPa下的燃速,并 ...

发明人:李定华,冯海生,杨荣杰

申请日期:2022.04.08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孔‑微核功能化阻燃聚酰胺树脂,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本发明将有机次膦酸锌盐、聚倍半硅氧烷、酯类改质剂三元协同,用于阻燃聚酰胺。通过聚倍半硅氧烷的协效作用,实现有机次膦酸锌盐高效阻燃聚酰胺的新用途。该微孔形貌可有效降低冲击应力集中,提高韧性,特别是低温环境下的冲击韧性;微孔以及添加的硅系 ...

发明人:杨荣杰,翟聪聪,张文超

申请日期:2022.09.02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苯基膦酰基含氟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阻燃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含氟二胺与二酐单体经开环反应生成含氟酰胺酸化合物,并对含氟酰胺酸化合物进行梯度热亚胺化处理,得到了含有氨基活性反应基团的含氟酰亚胺化合物;然后,利用含氟酰亚胺化合物的氨基与二苯基次膦酰氯的P‑Cl键发生亲 ...

发明人:吴晓露,张文超,杨荣杰,秦兆鲁

申请日期:2022.06.21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掺杂笼型八苯基硅倍半氧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掺杂笼型八苯基硅倍半氧烷包括笼型八苯基硅倍半氧烷以及镶嵌在所述笼型八苯基硅倍半氧烷中的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为含金属元素化合物。本发明在OPS中镶嵌纳米级含金属元素化合物,能够提高OPS的 ...

作者:宋恪淳1;,程博1;,沈清2;,刘雄军2;,李虹昆2;,李定华1;,王银杰1;,杨荣杰1; (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国家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

出处:合成树脂及塑料 2023

关键词: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阻燃;论文;专利;文献计量

摘要: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知网、SCI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对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阻燃领域1990—2020年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论文和专利技术进行检索,分析EVA阻燃技术的发展现状,揭示其文献增长、研究主题等特征,并尝试通过热点关键词分析不同共混体系和阻燃体系的论文数据,对 ...

作者:杨荣杰1;,冯海生1,2;,张文超1;,刘宜娜1;,潘也唐1;,李佳乐1;,梁倩倩3;,李定华1; (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国家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中国人民警察大学防火工程学院;3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互动式教学;研究型实践教学;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阻燃

摘要:围绕身边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的实践课程教学,对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在依托功能高分子与阻燃学科方向的国家级平台资源和科研优势的基础上,将互动式情景教学模式和研究型教学设计相结合。采用成绩评定、教学评价和学生访谈等方法进行了教学效果分析。分析表明:学生充分投入参与到实践教学每一个环节,主动 ...

发明人:翟进贤,刘人天,郭晓燕,杨荣杰

申请日期:2021.06.25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端丙炔酯基聚醚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固体推进剂技术领域。常规利用叠氮基/炔基环加成反应制备弹性体必须采用亚铜化合物Cu(I)作为催化剂,而Cu(I)催化剂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发生歧化反应或遇氧化剂变为二价铜离子,使催化剂失效,削弱了弹性体化学交联反应速率,破坏弹性体交联网络结构的完整性,制 ...

发明人:翟进贤,刘人天,李伟,郭晓燕,杨荣杰

申请日期:2021.06.25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三唑聚醚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固体推进剂技术领域。常规利用叠氮基/炔基环加成反应制备弹性体必须采用亚铜化合物Cu(I)作为催化剂,而Cu(I)催化剂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发生歧化反应或遇氧化剂变为二价铜离子,使催化剂失效,削弱了弹性体化学交联反应速率,破坏弹性体交联网络结构的完整性, ...

作者:Song, Tinglu;Xu, Fan;Qin, Zhaolu;Pan, Ye-Tang;Lan, Yanhua;Yang, Yong;Cheng, Bo;Li, Dinghua;Yang, Rongjie (1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Flame Retardant Materials,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2Experimental Center of Advanced Materials,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3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Artificial Microstructure and Mesoscopic Physics, School of Physics, Frontiers Science Center for Nano-optoelectronics &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Quantum Matter,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4Shenzhen BTR New Energy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Shenzhen; 518118, China;5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Safety Engineering,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Shanxi; 030051, China;6Shandong Meijiatu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Jinan; 250300, China)

出处: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23

摘要:Most commercialized polymers are flammable, which hinders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commonly employed flame retardant magnesium hydroxide (MD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