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理工大学机构知识库!
所在位置: 首页 - 作者导航 - 梁军
- 合作者关系

梁军

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

职称:教授

梁军所有成果
导出

发明人:梁军,温伟斌,段晟昱,雷鸣

申请日期:2023.04.12

摘要:本发明公开桁架和曲面相结合的新型点阵胞元的设计方法,涉及材料结构技术领域,通过对隐函数求解得到三周期极小曲面点阵结构,将其曲面离散、偏移形成内外侧曲面结构,将体心立方桁架结构填充于内外侧曲面间,通过内外侧曲面偏移距离、厚度、体心立方桁架结构的长宽高和支柱直径的改变,来实现对力学性能的调控,去适用不同 ...

发明人:梁军,温伟斌,王攀,邓闪耀,段晟昱

申请日期:2023.04.14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工程结构数值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工程结构数值分析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待分析结构的基本信息,构建待分析结构模型;根据基本信息生成能完全覆盖待分析结构模型的网格框架;对覆盖网格框架后的待分析结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根据网格划分后的待分析结构模型的边界位置与网格切割线的位置的关系对网格划分后的 ...

发明人:梁军,李永善,葛敬冉,刘凯,李雪枫

申请日期:2023.07.12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模压成型的实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模(1)、上模配件(2)和下模(3);所述上模配件(2)固定安装在上模(1)的下表面,所述下模(3)的顶部开设有配件适配槽,所述上模配件(2)与所述配件适配槽配合使用;其中,所述配件适配槽为L形。工装应用于弯曲的长纤维复合材料模压成型,装置 ...

发明人:梁军,温伟斌,段晟昱,邓闪耀,王攀

申请日期:2023.04.14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弹性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结构设计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尺寸信息和边界信息构建目标线弹性结构的三维模型;采用数值流形法对三维模型进行离散得到网格化模型;确定网格化模型的刚度矩阵和载荷矩阵;采用参数化水平集法,根据网格化模型的节点信息构建水平集插值点;对水平集插值点的水平集值 ...

发明人:葛敬冉,李友明,吴增文,李冰垚,刘琛,梁军

申请日期:2023.07.13

摘要:本发明涉及数据预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测随机疲劳下复合材料失效概率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目标复合材料在不同作用时长下的随机疲劳下剩余强度;基于不同作用时长下的所述随机疲劳下剩余强度进行二参数Weibull分布拟合,得到随机疲劳下随作用时长变化的剩余强度分布函数;对所述剩余强度 ...

发明人:葛敬冉,李友明,吴增文,李冰垚,刘琛,梁军

申请日期:2023.07.13

摘要:本发明涉及数据预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剩余强度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针对待预测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立随机疲劳下剩余刚度模型;基于所述随机疲劳下剩余刚度模型,计算得到随机疲劳下剩余刚度损伤因子;根据剩余刚度损伤因子和剩余强度损伤因子的关联关系,利用所述随机疲劳下剩余刚 ...

作者:梁军1,2;,乔健伟1;,葛敬冉1,2; (1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2轻量化多功能复合材料与结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强度与环境 2023

关键词:针刺复合材料;预制体成型;细观结构;力学性能;渐进损伤

摘要:三维针刺纤维复合材料有独特的网状结构,变形能力强,同时针刺技术可设计性强,能制造大型复杂结构,常用于航空刹车盘、固体发动机喷管喉衬及其扩张段等结构中。在工艺成型过程中,受纤维铺层结构和针刺工艺参数等因素影响,材料针刺区域的纤维体积含量和纤维偏转路径不规则分布,容易引起应力集中,导致损伤发生,同时其内 ...

发明人:梁军,钱鹏涛,沈建邦,葛敬冉,管一鸣,高付超

申请日期:2023.08.08

摘要:本发明涉及飞机机翼设计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的变体机翼,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缘、翼身和后缘,所述翼身包括多个单胞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单胞结构相互连接,每个所述单胞结构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性结构和零泊松比结构;所有所述手性结构均设置于所述变体机翼的横向剖面上,每个所述手性结构均具有拉伸旋转特性,以使 ...

作者:时圣波1,2;,雷宝3;,张云天1;,胡励2;,李茂源4;,梁军5; (1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陕西省空天飞行器设计重点实验室;2上海市空间飞行器机构重点实验室;3中国航天三江集团设计所;4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5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

出处:航空学报 2023

关键词:防热涂层;硅橡胶;烧蚀机制;热分解特性;烧蚀-热响应耦合模型

摘要:系统地开展了高速飞行器大面积热防护部位用轻质高效防热涂层烧蚀机制与性能预报方法研究。利用石英灯辐射加热设备,开展了硅橡胶基涂层的高温热环境考核试验,分析了高温下材料微结构演化规律,阐明了烧蚀防热机制。考虑材料烧蚀、相变、扩散等过程引起的多种吸热机制,基于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结合边界层空气动力学关系和 ...

作者:李友明1;,景昭2;,吴增文3;,李冰垚1;,刘琛1;,葛敬冉1;,梁军1; (1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2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3宁波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

出处:强度与环境 2024

关键词:复合材料;随机疲劳;剩余强度;剩余刚度;疲劳寿命

摘要:剩余刚度和剩余强度作为描述复合材料疲劳损伤程度最常见的方法,在应用过程中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刚度试验成本低,但缺少明确的失效判据使得其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强度虽然存在天然的失效判据,但破坏性试验导致试验成本较高。考虑复合材料结构大多在随机交变载荷下服役,如噪声、振动等。本文通过复合材料常幅疲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