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汲智如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2017
关键词:气溶胶;吸湿性;成核过程;晶体生长;传质
摘要: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吸湿性、成核和晶体生长以及传质过程的研究,对于人们理解雾霾的形成,及其气候效应、环境影响和人体健康危害都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因此,对于有机/无机混合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相关过程的研究,是前沿基础课题。本文采用真空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及脉动湿度控制系统,开展了典型有机/无机混合气 ...
作者:王林娜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2017
关键词:气溶胶;蔗糖;硫酸铵;非理想混合;高粘态
摘要:有机和无机混合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相对湿度下常呈现半固态或玻璃态。本文采用激光悬浮拉曼技术、真空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高速摄像-显微镜联用技术研究了蔗糖/硫酸铵((NH 4 ) 2 SO 4 )混合气溶胶的吸湿和动力学控制的风化、传质、晶体增长过程,取得的实验结果如下:(1)采用 ...
作者:王娜
学位名称:博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2017
关键词:气溶胶;红外光谱;吸湿性;挥发性;单组份;有机/无机混合颗粒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大气颗粒物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气粒平衡和气粒分配是重要的物理化学过程,涉及颗粒物的吸湿性、挥发性,及其与颗粒物的化学组成、环境湿度、气相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因此颗粒物的吸湿性和挥发性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主要采用傅里叶变 ...
作者:刘文君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 2017
关键词:显微红外光谱;硫酸盐;非均相反应;痕量气体;相对湿度;氧化铝;氯化锰
摘要:硫酸盐(SO 4 2- )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但是目前对于大气中硫酸盐形成机制和动力学过程的研究还不是很完善。非均相化学反应硫酸盐生成的研究,可以深化我们对硫酸盐形成机制的认识,为我国的雾霾治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采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技术(micro-FTIR),开展了痕量气 ...
作者:任红梅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 2016
关键词:NaNO3/glycerol;气溶胶;风化过程;成核速率;红外光谱
摘要:NaNO3作为海洋气溶胶的老化成分之一,已经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科学家对NaNO3气溶胶的风化潮解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得出的结果却有很大的差异。2014年,张韫宏课题组从微观的角度出发,研究了NaNO3气溶胶的成核动力学过程,一定程度上解释了NaNO3气溶胶在吸湿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本论文考虑到气 ...
作者:张玲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 2016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主成分分析;β-丙氨酸;酸碱平衡;甘氨酸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
摘要:衰减全反射(ATR)光谱可以快速获取水溶液高质量的红外光谱,得到水溶液中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有效的信息。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因其扫描速度快、检测线低、信噪比高等特点,在研究不同组分方面有很大优势。化学计量学可以迅速有效的处理大量的实验数据,从中获取更多的化学信息。本文主要应用傅里叶变换- ...
作者:史晓敏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 2016
关键词:气溶胶;吸湿性;成核速率;扩散系数;红外光谱
摘要:大气气溶胶的吸湿、成核、传质过程研究对于人们理解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压力方波与真空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连用技术(PRHCS-RSVFTIR)、吸湿性串级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HTDMA)研究不同无机物与有机物混合气溶胶的吸湿热力学过程及成核、传质动力学过程,取得如下结果 ...
作者:王媛媛
学位名称:硕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 2016
关键词:气溶胶;吸湿性质;H-TDMA;水溶性有机物;无机盐;模型预测
摘要:大气中气溶胶颗粒对地球大气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气溶胶颗粒的吸湿性质不仅会影响颗粒的相态,也会影响干湿沉降、大气能见度、云凝结核的形成以及人类健康等。大气气溶胶颗粒物通常由有机和无机组分组成。在大气细颗粒物的质量组成中,有机组分通常可以占有20-90%,水溶性有机物(WSOC)在有机组分中比重显著 ...
作者:蔡宸
学位名称:博士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 2016
关键词:气溶胶;光镊;回音壁模;吸湿曲线;饱和蒸气压;液-液相分离;扩散系数;黏度;成核速率
摘要:有机气溶胶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是大气气溶胶的前沿研究领域,核心问题之一就是非理想混合,其中包括(1)挥发性,(2)液-液相分离,(3)非平衡传质动力学。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建立了激光悬浮气溶胶单颗粒系统,获得腔增强受激拉曼光谱,研究有机及其与无机混合体系气溶胶的吸湿性、挥发性、水传质动力学、体相黏度、 ...